【实践掠影】寻非凡前辈路 做精彩林业人 吕梁实践团队个人心得

发表时间:2024-02-16 23:01:12 来源:资讯中心

  最好的林时代!为了缅怀和铭记将青春和热血都奉献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人,我们科学技术服务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来到吕梁方山县参观学习。历时五天的实地考察调研,追忆革命先烈的光荣历史,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查看径流林业造林技术在黄土高原的成效,我内心的感触颇丰。

  吕梁方山县,整体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川河纵贯南北,属黄土丘陵沟壑区,该地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刚去的第一天,我们就受到了方山县林业局局长、副局长以及高工等人的热情款待,他们简短的话语中自然流露着林业人的真诚与朴实,拉进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几天调研中,林业局有关人员们一直陪同着我们,向我们介绍方山县的基本情况。

  调研期间,我们不难发现到王斌瑞老先生在1985年在方山创立了科研教学基地,带领着科研团队进行研究,直至今天,近30年方山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1%,去年造林达7.09万亩,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治理达到了显著的成效。其次,我们参观了王斌瑞老先生的纪念碑,了解其生平事迹,并自发地进行了献花活动。在这里,我看着林业先辈们艰辛的走过的科研道路,心中不禁被他们的精神品质感动。这种甘于献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坚韧不屈、不辞劳苦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需要的。之后,我们去吕梁机场参观第一期绿化建设工程,实地调研径流林业技术造林基地,参观苗木繁育基地。举目四望,郁郁葱葱的林分散布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坡上,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耀下、微风的吹拂下,耳边传来阵阵林木摇曳发出的声响,如此动听且纯粹,内心的烦躁一扫而去。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原本以为黄土高原土壤贫瘠会导致树木生长不佳,然而事实令我们大开眼界,对王斌瑞老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作为林业人,我们一行人有着超强的“林业腿”和“林业精神”,坚定不移地爬上了北武当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眺望远处,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内心感到惬意且宁静。

  在调研最后一天,我们与林业局有关人员反馈调研结果。分学科背景,我们每个人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及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是首要解决的一点,因而可优先考虑发展经济树种,拉动周边乡镇发展旅游产业等,协调整体的规划设计。另外,方山县根据土壤和水文等适地适树,且发展功能性林业,既要景观效益又要经济效益。针对目前主要种植的乡土树种油松,不可“一松到底”,要考虑调整林分结构,按照海拔、地势及气象等与其他树种混交等。

  做好营林工作,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学生求知的精神,激发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前进热情,作为高校,我们应当加强与林业局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林业建设的逐步发展。我们坚信高校与基层林业局、林场密切合作,配合国家的政策与扶持,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使林业建设更加快步发展。

  林业,不同于别的行业。一双运动鞋,一身便装,一个背包,是林业人的标配,他们经常穿梭在林子里,条件虽艰苦,但不辞劳苦,默默无闻地钻研,扎根于土地,对所热爱的行业奉献出毕生的精力。作为林业人,我们更应当自觉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北林研究生创新实践团的一员来方山县进行调研,在方山县林业局副局长袁全保及工程师高海平的带领下,三天紧凑的调研活动后我收获良多。

  在王斌瑞老先生碑前庄严宣誓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这里,王老先生带领他的团队提出了径流林业技术,并进行试点实验,经过时间的检验成为了黄土高原造林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高工的讲述下,我了解到王老先生生前的事迹,作为一个林业人,他兢兢业业,为这片土地献出了心血和汗水;他以身作则,从不喊苦叫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林业人的使命。我为有这样一位水保前辈而感到自豪,当注视王老先生的纪念碑时,我在心里告诫自己:传承前辈精神,争做合格林业人。

  追寻前辈的足迹,在吕梁机场附近的一面坡上我看到了大学课本里学过的林业径流造林技术的应用实例,感叹前辈们的知识渊博,用这样一个集雨的整地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

  在随后的行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梅洞沟森林公园了,山风阵阵,清风扑面而来,真是避暑的好地方。这里的林子可以自然下种,完成自我更新,林龄也表现出一定的梯度,而且树种多样,很难想象这样的景色出现在黄土高原上。袁副局长告诉我们这很大部分原因是人们对这里的良好保护,而这片林子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份凉爽。

  最后很感谢学院给我这次机会跟随学校实践团队来方山县进行调研活动,在这里我不仅学习了水保前辈艰苦奋斗、专注科研的精神,还看到了在径流林业技术下恢复起来的黄土高原的另一番美景。“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林业前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热爱来改善着这片土地,这鼓舞了我们新一代林业人继续为祖国的绿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团赴方山县科技服务活动于7月28日结束,短暂的山西调研行落下帷幕。方山的丘陵中、山头上、水库前都留下我们调研的足迹,几天的调研活动使同行的师生收获颇丰。离开书本、走进基层、深入探索的过程也让我们对所学知识地运用更升华了一个层次。

  经过几天的走访、调研,几个专业的同学都以自身所研究方向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方山的林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优点与问题,且与当地林业局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

  此外我们还走访了林业局七十余亩的试验苗圃,主要种植油松。天然次生林在梅洞沟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调研过程中我们得知该地有大面积的落叶松,主要因为海拔高适合这一树种的生长。但由于其自然更新过程中种子较多,且自我萌发能力强,导致局部空间内自发生长的幼林密度过大。然而,树种生长太密集会导致相邻树种间互相干扰,影响其正常生长,最终达不到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相反,适度砍伐反而有助于为树种提供所需的生长空间,防止相邻树种间相互干预,进而影响林地发挥其效益。所以,自然更新与适当的进行人工干预利于达到最好的林地生长效果。此外,在树干上随处能见到其挂有补害虫的装备,害虫被有效控制从而使得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比较少,来保证树苗正常生长。

  方山的左右都被山包围,放眼望去,远处的山都被林种覆盖,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忍不住让我们叹为观止。我们很庆幸能在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之前有这样充实的一次经历,在亲自与敬业、淳朴、热情的林业人去学习、去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榜样们对于林业工作深深的热爱,我们都深受鼓舞,励志扎实功底、为“绿水青山”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林业局工程师对我们说:“林业人比较辛苦,但很光荣。”的确,选择这个专业是我们的荣耀,也是一份光环。我们会努力创新,为创造更美的环境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