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来喜先生《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

发表时间:2023-12-26 22:54:06 来源: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生态学向纵深层次推进而拓展的新领域,亦是旅游活动多样化、高级化而萌生的旅游体系。当前生态旅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并被推崇。先生于1997年发表的《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是生态旅游研究的先锋之作,针对生态旅游景物的生成机理,提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大类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的新概念,擘划了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方略,原国家旅游局接受了其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开展旅游主题年活动的建议,奠定了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个新时尚名词,它的出现不过10多年历史,然而却显现出旺盛的活力,因而构成蒸蒸日上、内涵丰富的旅游新系统,不仅开拓了新的旅游领域,也使得一些传统旅游项目得到质的升华。

  可以预料,生态旅游将形成较为强大的旅游引力场,并有效地促进环境美化与优化,同时又可推动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谐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必须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进而营造中国生态旅游体系。

  有的学者将生态旅游概括为“回归大自然之旅”、“绿色之旅”或“健康之旅”等,这只是狭义的生态旅游,广义的生态旅游应包括与自然景观相伴生的文化ECO,其科学涵义的界定,尚有待于深化探讨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人类的生态学思想萌芽于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地员篇》便可从中寻其源流。而生态学这一名词是1866年由著名的德国动物学家黑格尔(Ernst Haeckel)所创造,当初被视为是“能预言生命的哲学”,作为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或者是新博物学。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利(A. G. Tansley)在讨论植物群落及其演替的“超级有机体”时率先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 System)这一学术概念,用以表征任何等级的生态单位的生物与其环境的综合体,反映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密切关系。

  坦斯利把生态系统定义为:“一个物理学上的总系统,它不仅包括多种生物,而且也包括了构成我们叫做地生群落(biome)环境的全部物理因子,即最广义的生境因子”。所以生态学便构成了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从个体种群群落和ECO等组织水平研究,同时向着微观与宏观两个方向不断深化,由生理生态学向ECO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方向发展。不过,个体水平的生理生态学研究是其基石,否则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研究便成为空中楼阁。当前,生态学正从描述向实验、从定性向定量模拟、从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

  生态旅游正是生态学向纵深层次推进而产生的研究新领域。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科学界定,至今还没求得共识。从其成熟度判别,表明它尚在发展与完善过程之中。依笔者浅见,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旅游活动以大自然为舞台。人类是大自然之子,生命来源于自然界,人类的繁衍与健康生存,依靠大自然产物供给为支持系统,因此人类本能地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向往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恩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一向是人类的天性。

  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企盼从快节奏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回归大自然,获取大自然之沐浴。然而,当今大自然的纯自然境界极为珍稀,而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成为改性的大自然或者称为人化大自然。可以说,愈接近人类聚集中心,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愈为强烈,乃至成为全景式的人造自然体,例如人工森林、植物园、动物园、观光与休闲农业等。

  (2)旅游内涵蕴育着科学文化高雅品质。生态旅游是旅游发展高级化的产物。这种高级化不是指设施的豪华和高级的物质消费,而是揭示旅游活动文化层次和科学内涵的丰富性、多样性、高雅性。有时,尽管旅游活动形式原始,而品质却十分高雅,使旅游者获得全新的精神与物质享受。

  (3)旅游活动以生态学思想作为设计按照。人与自然的关系原本是一种天然的和谐体,因为人类本身也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只是到了近代,科技飞速进步,生产力迅速提高,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人类自身的繁育速度急剧加快,群体达到空前规模,物质消费亦成倍增长,对自然界过度索取,超越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容量和净化力,而导致环境劣变退化、污染与破坏。营造生态旅游项目必须以生态学思想作为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行的基本依据。

  生态旅游项目是通过旅游景观组织,在一定时空尺度和干扰状态下,旅游景观元素的综合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动态性、非均质性与和谐性的特征。

  生态规划指导思想的精髓在于,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参数,以环境生态容量与潜力为约束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来优化,取得在保证环境与生态效益前提下的经济发展最佳目标。旅游项目通过立地条件选择,评定其区域选择适宜度,论证它的造景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与环境功能,并对人流能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预测与时空疏导,建立相适应的支持系统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4)旅游活动的载体具有多样化特色。生态旅游活动形式,涵盖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求知旅游、探险旅游等多种类型。从旅游类别论,既含有观光游览、度假疗养,又有修学健身、专题旅游和特种旅游。旅游时间的长短因类型不同而异,空间活动范域大小受旅游者的闲暇时间、体质状况和经济供给能力的制约从而具有不一样的层次性。

  (5)旅游者高强度参与性的活动。从事生态旅游者,不再是一般的观光客,而是旅游活动高强度的参与者。旅游景观提供的阳光、空气、水体、山丘、绿色ECO以及自然奥秘,是旅游者平日所难享受的自然化美化与智化的新境界,是具有多向多功能的复合系统,旅游者置身其间,融合为“天人合一”的境界,直接感受与品领多领域的恩泽,促进其体魄健康,精力旺盛,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并赋予旅游业“培育与修复生产力的新功能”,这有助于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6)生态旅游是增强人类环境意识的高品质旅游。旅游者在领略生态旅游无穷乐趣与裨益中,不仅增长了对自然界的深化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增强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崇尚高雅文化,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所以生态旅游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一服触媒剂。

  生态旅游是万年基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它不但要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也要为子孙后代保留足够的旅游空间、良性的环境和景物,使之永续利用。

  生态旅游是旅游大系统中的基础,亦是最具活力的组分,但不是旅游活动的全部,不能把各种旅游活动都套用“生态旅游”,以这个品牌扮装自己从而获取不应有的经济收益,否则就会降低生态旅游的信誉与品质,模糊了生态旅游与非生态旅游的概念。所以,要珍惜生态旅游的6大属性: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高雅性、参与性、持续性。在生态旅游体系建造过程中,要以严为主,宁缺毋滥,宁窄毋宽,逐步完善。

  据此,可以界定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位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

  依笔者浅见,从开展生态旅游的景物的生成机理可以划为两大类型:内生型或原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Antogenic geo-ecotoursystem)和外生型或延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Allogenic geo-cotoursystem)。

  内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指纯天然生成物,如原始森林苔原、草原、湿地,未污染的河流湖泊、海洋,人工未参与的山原丘陵、冰川、冰原等。外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系指人工干预下形成的景物,它又可细分为人工自然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如人工森林、人造水体、观光农业、植物园、动物园等)和人造文化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如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地等)。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国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发展拓宽新领域,国家先后制定与实施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国家文物保护条例》、《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中国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的法规文件和实施计划。

  同时建立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海洋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动物园、植物园、野生动物繁殖中心、野生植物保存基地、生态研究站网体系等,使中国自然保护与历史文化保护步入全新轨道,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系统,为发展中国生态旅游一实施可持续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地域辽阔,纬向跨越近50度,堪称世界第一。经向跨越超过60多度,地貌类型多样,垂直变化达8848 m多,世无伦比广阔的空间、巨大的跨度和垂直变化,加之又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和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在不同程度上受世界四大洋气流的影响,形成了世界最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在960多万陆地国土和300多万海洋国土上生栖着占世界10%以上的动植物区系,拥有十分丰富的物种资源。中国的高等植物即有3万多种,其中裸子植物300多种,被子植物25000多种,蕨类植物2600多种,苔藓植物2100多种。动物资源更为丰富,其中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有2100多种,鱼类约2100多种。包括昆虫在内的无脊椎动物则种类更多。而且绝大部分尚未被人类所认识,有的专家估计总数约有100万种之多,为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了广阔前景。

  建国以来对自然保护的认识逐步深化,相应建立了一套自然保护法规,参加了一些国际公约和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和“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等。

  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5年底,共建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79处,总面积达到71.85*104 km2,占国土陆地面积的7.2%。其中国家自然保护区99处,省级与县市级自然保护区680处。以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为最大,面积达2 400*104 km2,在亚洲亦居第一位。

  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在不妨碍自然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生态旅游,推行以游养保应视为成功之道。

  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有多种方案,如按资源类别可划分为:森林型、草原型、湿地型、海滩型、地质型等;也可按保护对象和性质划分为: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生物种源、地质遗迹、资源管理、国家公园等。

  根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建议,自然保护区网的建立,可采用生物地理分类系统以及由此而演化的分类方法。但是,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客观实体,它更能反映自然地带的规律性,在中国运用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类型划分可能更为恰当。从我国目前设置的自然保护区观察分析,大体可以分5大类、9个亚类和32个子类。

  (1)陆地自然地带性自然保护区。反映大陆自然地带分异规律的典型区,包括14个子类:湿润寒温带自然保护区(呼中)、湿润中温带自然保护区(长白山)、湿润暖温带自然保护区(太白山)、湿润北亚热带自然保护区(神农架)、湿润中亚热带自然保护区(武夷山)、湿润南亚热带自然保护区(鼎湖山)、湿润北热带自然保护区(小勐养)、湿润中热带自然保护区(尖峰岭)、湿润赤道带自然保护区(南沙群岛)、干旱中温带自然保护区(贺兰山)、干旱暖温带自然保护区(托木尔峰)、高原寒带自然保护区、高原亚寒带自然保护区(羌塘)、高原温带自然保护区(波密岗)。

  (2)特殊水域自然保护区。反映自然水体演化规律的典型区。如滨海特殊水域自然保护区(蛇岛)、陆水域自然保护区(草海)。

  (1)植物类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典型、珍稀濒危植物而设置,有4个子类:珍稀濒危植物自然保护区(花坪银杉)、典型植被自然保护区(塔里木胡杨林)、典型次生林植被自然保护区(小陇山麦草沟青枫次生林)、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十万大山源源涵养林)。

  (2)动物型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特殊珍稀、濒危动物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包括3个子类:珍稀濒危动物自然保护区(白水江大熊猫)、特殊动物群体自然保护区(霍城四爪陆龟)、珍禽及候岛栖息地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

  (1)古生物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以对重要生物化石集中地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山旺化石群)。

  (2)地质作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它包括3个子类:典型地质剖面自然保护区(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火山遗迹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火山群)、特殊地貌自然保护区(天津贝壳堤古海岸遗迹)。

  (1)植物种植类自然保护区。包括3个子类:植物种子基地自然保护区(昌图樟子松)、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治沙植被自然保护区(沙坡头人工生态系统)。

  海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地域类型,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而独立划分设置。海洋自然保护区设置较晚,国务院于1990年批准设置首批5个海洋自然保护区,至1995年底,共设置15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7个,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7个,县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个。

  鉴于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系统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不过却忽视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促进人类作用的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71年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简称MAB),它强调运用跨学科方法综合研究生态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强调科学家、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及当地民众的参与,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生物圈保护区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陆地和沿海环境受保护的区域。

  它突破了传统的自然保护模式,把封闭式保护变成开放式保护,把消极保护变成积极保护。保护区的空间结构区分为核心区(严格保护)、缓冲区(研究境地)、过渡区(资源利用与示范)。鼓励科学家、决策者、规划人员和当地人民之间的创造性合作,共同管理好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的建立首先要使当地人民受益,并保存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生物圈保护区组成国际保护网缘。截至1996年底全世界已在85个国家建成了337个生物圈保护区。它们已成为环境教育、人才培训和示范的实验场所,其覆盖面积和生态系统类型均在国际网络中居世界首位。

  中国重视人与生物圈计划,从1978年以来,我国有12个自然保护区纳入国际网络,它们是:鼎湖山、长白山、卧龙、梵净山、锡林郭勒、武夷山、神农架、博格达盐城、西双版纳、茂兰、天目山。

  1993年7月成立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制定了行动计划及章程,建立了网络,开展培训,进行交流,创办了出版社。

  第一批保护区成员有45个,至1996年已扩展至61个成员,其中包括12个国际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它们分别是:内伶仃岛—福田、惠东港、车八岭、鼎湖山、梅山、龙栖山、三亚、尖峰林天目山、武夷山、南鹿列岛、神农架、天鹅洲、长江新螺段、八公山、大丰山口、梵净山、赤水、草海、茂兰、西双版纳、卧龙、九寨沟、博格达峰、新源、阿尔金山、奇台、白水江、安西、祁连山、云雾山、贺兰山、宝天曼、庞泉沟、五台山、历山、佛坪、太白山、黄河三角洲、山旺、锡林郭勒、达责湖、贺兰山、黄金海岸、雾灵山、松山、百花山、天津古海岸、蓟县、双台、蛇岛、白石拉子、医巫闾山、向海、长白山、伊通、丰林、升金湖、九连山。

  上述61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中,有44个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余17个分属省区级自然保护区。

  潮湿或湿水状的土地称为湿地(Watland),涵盖淡水咸水的沼泽、草泽、泥沼、埠塘、洼地积水区及海滨潮间带。它是一种处于水陆交错带的特殊生态系统,虽然景观较为单调,但水生生物丰富,草灌及芦苇草植物生长茂盛,成为鸟类,特别是候鸟的繁育地或越冬地,其中有不少珍稀濒危鸟类湿地生态丰富性仅次于热带雨林。

  生态学家欧顿(EO dum)估算,湿地生物总生产量是一般农田的2倍~4倍。我国有沼泽1000*104km2,海涂200*104km2,构成了多样化的湿地系统。为了保护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现有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册”,成为全球保护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它们是: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青海鸟岛、江西都阳湖、湖南东洞庭湖和海南东寨港。

  森林是最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景观诱人,空气清新,功能众多,是开展生态旅游最佳场所。西周时的“灵台”,秦代的“上林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上古时期的皇家森林公园,而当代国际上生态旅游便发韧于森林景观。

  中国森林公园建设始于1982年。湖南张家界是第一个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相继又开辟了浙江千岛湖、天童、河南嵩山、安徽黄山、琅山,广东流溪河、梧桐山等,至1990年全国共有16处森林公园。进入九十年代森林公园建设进入快车道,连同省县级森林公园,至1996年初森林公园已达313处,预计到2000年可达400处左右。目前,天津与西藏尚未建立国家森林公园,而新疆只有照壁山一处,明显偏少。森林公园的面积依然较小,只有289*104km2,尚不足国土陆地面积的0.3%。

  现有的森林公园有天然原始型、天然次生型、天然次生与人工复合型、人工型四类森林公园。就森林景观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型、草原森林型、荒漠森林型、水域森林型、海域森林型、热带雨林型、人工林型等多种类型。

  中国森林公园创建不过15年历史,但却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奠定森林公园基础,1995年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即超过6亿多元,为以游养林开辟了一条新路。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林兴游、以游兴市的典型。从总体上说来,森林公园数量偏少,省区间不平衡,质量不高,法制不健全,土地权属纠纷不断发生,尚用城市公园的模式套用于森林公园,规划与管理水平不适应发展需要。

  鉴于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陆上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有的专家计算,陆地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1852*108t ,森林即有168*10t,占总生物量的90.7%。美国学者估计,本国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9倍。

  森林的多种防护效益和美化环境功能是不能替代的,所以森林是生态旅游发展最具潜力之所在。我国森林面积已逆转了下降趋势,覆盖率已达国土陆地面积的13.9%,其类型多样,结构复杂,为最庞大的陆上物种基因库,加强森林公园保护与建设,不仅成为国内旅游者最理想的场所,有些物种和森林景观,也会对国际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它具有保护区的性质。世界保护联盟( IUCN) 1969年新德里会议(第10届大会)接受了“国家公园”这一命名。

  由于易引起术语的混乱,世界保护联盟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专门成立了“标准与术语委员会”,1978年将保护区划分为10个类型:(1)科学保护区(严格的保护区);(2)国家公园;(3)自然纪念地(自然景物地);(4)管理的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禁猎区);(5)保护性陆地(或海洋)景观保护区;(6)资源保护区;(7)自然生物区(人类学保护区);(8)多用途管理区(管理的资源区);(9)生物圈保护区;(10)世界遗产迹地。

  由于范围过大,彼此间区分不明显,1990年世界保护联盟第18届大会上通过修订标准为5个类型:(1)科学保护区和荒野区;(2)国家公园和对等的保护区;(3)自然纪念地;(4)生境和野生生物管理区;(5)保护性的陆地(或海洋)景观区。1992年召开的第四届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世界大会建议将“荒野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同时新增持续利用保护区类型,不过这还需要提交世界保护联盟第19届大会确认。

  中国国家公园建立比美国晚一个多世纪。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审定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40处,1988年8月1日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风景名胜区45处,1994年1月10日又公布了第三批国家风景名胜区34处。

  另外还建立省级风景名胜区256处,市县级风景名胜区137处。至1996年底,全国设置的各级风景名胜区共512处,总面积达9.6X104km2,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其中有16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八达岭、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敦煌、武当山、黄山、布达拉宫、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三孔(孔庙、孔林孔府沐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泰山、庐山、武陵源、周口店等。

  国家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最具美感的国土资源,最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最富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荟萃之地,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国家风景名胜区类型众多,自然景观奇特,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价值珍贵,无论是开展自然生态旅游,或在从事文化生态旅游,均为理想佳地。

  自然保护区(含海洋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等有一些具有重复性,实际上重复率最多的也就是生态旅游价值最高的区域。问题在于,目前权属上部门分割,各自为政,协调困难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加上规划水平不高,面积较大,景区成组团状镶嵌,保护困难,而风景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函待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和彼此协调,提高规划水平,加强立法,健全管理体制,把保护与生态旅游有效的结合起来,并探索科学化、系统化、一体化的管理新模式。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5个文件,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制定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方案分解成为可操作的项目——《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为了更加切合实际,1996年10月又推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调整补充方案,在优先领域——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列出了可持续旅游,其中“承德市生态旅游”“井岗山生态旅游与次原始森林保护”“钟祥市大洪山可持续旅游建设与示范”以及“北京什刹海历史背景和文化风景区发展规划与环境治理”作为实施项目。

  此外在优先领域人口健康与人居环境中列入了“三亚市少数民族地区小区开发与旅游示范工程”、“大丰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关键领域示范”、“沪沽湖自然社会ECO保护与摩梭社区建设”等项目。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一次列入如此众多的旅游项目,这是空前的,而它们恰恰均为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表明国家对发展旅游,特别是生态旅游的高度重视。

  以承德市生态旅游项目为例,其长期目标是,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可持续旅游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景区环境,在有效地保护现有资源基础上,科学开发吸引力强、综合效益佳的系列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并以此消除贫困,扩大就业,使旅游业逐步成为承德市的支柱产业。

  承德市生态旅游能力建设,确立开展资源普查,建立评估体系,制定全市生态旅游总体设计和旅游业发展大纲,建立生态旅游智囊系统,把生态旅游能力建设(含资源普查、建立基金会培养人术制定可持续旅游总体规划等)、承德皇家园林与寺庙群生态旅游区建设、坝上森林草原生态旅游区建设、雾灵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建设和金山岭长城保护、观光生态农业及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以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列为工作重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7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代表一致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及其附件《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首先提出,“旅游发展一定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全面管理的指导性方法,目的是使各类资源免遭破坏,使自然和文化资源得到保护,旅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形式,能够并应热情参加可持续发展战略,健全的管理应当保证可持续性”。

  继而又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一定要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在制定旅游发展的策略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当地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要注意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胜地,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保持旅游目的地的质量和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能力,二者应为旅游发展的策略和旅游规划项目的主要目标”。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1月6日,同志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而当时中国旅游外汇收入不过26亿美元,国内旅游尚在萌发阶段,正是在小平同志的指示下,中国旅游业步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之路。为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中国从1989年开始做旅游资源普查前期工作,《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作为试行稿已在一些省、地县市开始使用。

  从1993年起又推出新型旅游服务产品系列:93中国山水风光游;94中国文物古迹游;95中国民俗风情游;96中国度假体闲游。1996年已经突破旅游创汇102亿美元的目标,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678亿元人民币,完成了小平同志旅游创汇100亿美元的设想。

  97中国旅游年把旅游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营造5绝(无仅有)、5奇(特罕见)、5美(好憩地)、20胜(名非凡)合计35个中国旅游王牌景点以及16条(神州掠影长城游、长江三峡游、黄河风情游、奇山异水游、丝绸之路游、江南水乡游、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游、中原民俗游、冰雪风光游、宗教朝圣游、风情游、青少年修学游、女青年欢愉游、中华健身游、海韵湖光游)旅游线。我们深信中国生态旅游年在跨世纪的进程中亦将会选为旅游年的主题。

  中国生态旅游在90年代中期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例如1995年1月在西双版纳召开了全国第一届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分会,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1996年6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下,召开了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究会,交流了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同时对武汉市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建议。

  为使生态旅游在中国塑造世界旅游大国形象中发挥支撑作用,必须把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核心,采取如下措施:

  (1)开展全民生态旅游教育,普及生态旅游知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意识、美化国土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2)制定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确立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策略、方向、目标重点和实施步骤及相应措施,营造生态旅游协调管理与保护机制,建设全国生态旅游信息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

  (3)开展具有国家级和省(区、市)级生态旅游资源普查与科学评价,进行全国生态旅游区划,制定不一样的生态旅游线路设计。推出系列化的有国际意义的生态旅游精品景区与线路,作为跨世纪旅游促销的重点之一。

  (4)组建中国生态旅游发展高级智囊团,不断为各决策层谋划发展生态旅游的新思路新策略、新举措。

  (5)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吸纳国际发展生态旅游经验,使中国生态旅游与国际接轨。

  (6)把生态旅游纳入国家发展旅游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选定一批有全国意义的生态旅游景区,特别是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的,应当重点建设,发挥示范功能,同时在城市总体设计中,把生态旅游作为居民休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规划,使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成为度量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尺。

  (7)国家已将1999年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作为跨入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为了树立中国在国际旅游中的新形象,国家旅游局应邀请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建设部、农业部、林业部、国家环保局、国家海洋局及铁道部、交通部和国家民航总局等,共同制定树立中国旅游产业国际化的方略、措施和工程方案。

  2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会议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郭来喜先生《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 向高技术化、质量型、效益型方向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