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游出人与自然共赢新天地

发表时间:2023-12-06 03:56:21 来源:生态管护

  四川,青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类自媒体人春卷正感受着一次不同以往的角色体验:化身科学家助手,协助专业团队开展大熊猫生境调查,学习布设红外相机,并在夜观活动中观察珍稀野生动物活动。

  而在甘孜,丹巴,中路藏寨,墨尔多神山自然保护区,汽车类自媒体人莫非也经历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深度体验:体验古法印制经幡,参加传统敬山仪式,亲眼见证维系当地生物多样性环境的植物种子并亲手制作种子装饰品……

  这是2021“福特汽车环保奖”组织的生态之旅。为期两站的探访中,春卷、莫非和百余位同行者一起,不只是“景点打卡”与“到此一游”,而是“科研+体验”的自然教育之行;不只是环保的“旁观者”,而是变身“亲历者”和“实践者”,经历了独特的旅行体验。

  这场活动也引发更多人对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关注与热议。“生态旅游”,到底是怎样的旅游?该怎么游?又该怎么样找到保护与经济收益的平衡点 ?

  几年前的夏天,刚刚创办登龙云合森林学校的刘璇不会想到,几年后,她和同伴在藏地森林创办的这所致力于创变未来的学校,不仅开创了自然教育的模式,且探索出了社区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和谐未来。

  如今,登龙云合森林学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即使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原本以国外游客为主的客源降到零点,但国内市场收入依然翻了十倍。

  与此同时,森林学校通过在地开展创新教育课程,为村民及返乡青年提供餐饮服务、导赏解说、活动领队、交通运输、民宿接待等机会,直接间接为村民累计创收上百万元。

  2021年,国内最悠久的环保奖项之一——福特汽车环保奖首设“生态旅游路线奖”,旨在挖掘和鼓励在各类自然保护地建立的、面向公众的优秀生态旅游项目。通知发出后,社会各界申请火爆,在24天申请期内,共收到92份申请表,不仅有自然教育学习管理机关和环保公益组织,也吸引了保护区、公益保护地及旅游机构前来参与。

  这些生态旅游项目的玩法丰富,包括自然观察与巡护、野外徒步、文化体验以及科普讲座、博物馆参观、微科考等多元方式。同时,这些项目都处在茁壮成长阶段,超过一半的项目曾多次开展,七成项目达到了100人以上,有的参与甚至达上万人。

  北京朝阳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彭奎博士和记者说,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渐建立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迸发出了巨大的发展前途和公众需求。生态旅游所遵循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强调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开展生态体验、认知、教育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无疑能为解决当前保护和发展平衡难题,并培养大批热爱自然、认知自然、保护自然的公众提供解决思路。

  正因此,我国陆续涌现出一批组织成熟、理念科学、效果可观的生态旅游路线,如四川理县孟屯河谷的高原山乡生态旅游、青海昂赛大峡谷雪豹自然体验活动、三江源囊谦县原生态自然人文之旅、广西弄岗观鸟生态游等。

  不过,面对全球旅游的总体收入和参与人数,目前中国的生态旅游规模还只是“一棵小小幼苗”。

  四川旅游学院生态旅游研究所所长、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19年,四川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51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414.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94.32亿元。接待生态旅游人数3.35亿人次,实现生态旅游直接收入1150亿元(拉动社会收入2250多亿元)。

  “这样看来,生态旅游总收入在全省旅游业总收入中占比不到10%,其实国内别的地方也是如此。”沈尤说。

  之所以面临如此发展困境,沈尤表示,一是因为各界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并没有完全说清楚,二是生态旅游的效益并没有正真获得充分的体现。

  世界各国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和重点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却都符合以下3个核心原则,一是旅游地生态保护原则。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不应被损害,要负责任旅游,注重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二是旅游业经济发展原则。生态旅游具有维护当地民众福利的责任,要让当地社区和原住民经济受惠。

  三是旅游者行为约束原则。即生态旅游要想好好发展,就要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运营者在为旅游者提供参与性、启迪性经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公众对资源内在核心价值的认知,从而加强旅游者、运营者、当地居民等各方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生态保护、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核心。”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玉钧说。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不少生态旅游线路、产品、服务和教育的系统规划都非常缺乏,其中不乏打着生态旅游旗号的“玩概念”和赶时髦,既没有生态保护的基本理念,也没有社区受益的实际行动。此外,法律和法规的不完善、运营管理措施的不规范、环境教育和自然保护知识普及欠缺等原因,都导致生态旅游发展受限。

  彭奎强调,“如果缺乏充分的认知和理解,重旅游服务产品开发、轻生态环境保护,甚至破坏了自然生态资源也不自知,则有可能阻碍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生态旅游可以积极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公众参与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社区发展等活动;同时,很多优先保护的生态脆弱区,可以基于良好规划和管理的生态旅游,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重效果。

  从公众层面来看,生态旅游能够完全满足公众亲近、感受自然的深层次需求,激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决心与行动。

  也正因为此,诸多专家视生态旅游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助力社区繁荣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在张玉钧看来,从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双重角度看,生态旅游要以最低限度的资源消耗来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如维持较少的人数,减少对自然ECO的影响,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追求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的标准化;配备向导,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取得较好的生态旅游效果;旅游时间充裕,更好地了解区域的自然环境;提供场所,让旅游者有机会学习当地的自然文化,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此同时,社区居民应成为旅游接待的主体,并在参与中受益,方为可持续之道。

  彭奎建议,要发挥政府主导力量,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促进全面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设计、完善并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服务。

  沈尤建议,通过坚持生态旅游根本原则,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如细分产品,扩展并延长生态旅游的价值链;开展专业服务,增强深度体验。此外,还要注重效益多重化,满足并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协调发展,实现“三生共赢”。

  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公众永远是生态旅游的最佳参与者和执行者之一。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衡表示,由于生态旅游基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不可能无限拓展,建议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良好管理的同时,也要对公众做到合理引导,促进生态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