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诠释“两山”理论 绿水青山将成金山银山

发表时间:2024-03-26 10:52:25 来源:生态管护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习在不同地方、不同场合、多次论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经过十余年的践行,“两山”理论得到了验证,为全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践行“两山”理论,一方面要生态经济化,另一方面要经济生态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低碳发展。即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是循环发展。即通过循环再利用已用资源的节约理念来发展生产与经济,使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形成一个有效利用的大系统。三是环境优美。即保护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人民幸福。四是人民富裕。即劳动人民依赖绿水青山,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渠道,生活幸福。五是可持续发展。即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一起发展,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空间和资源的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业以全域旅游理念推动“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助力精准扶贫,让旅游业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最好样板。

  旅游业是绿水青山的“保护伞”,绿水青山是旅游业的“聚宝盆”。旅游业的核心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如景区景点、旅行社业和餐饮住宿业等。由于旅游业主要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因而旅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性,恰恰是一种绿色消费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国际上称旅游业为“无烟工业”。同时,绿水青山是发展旅游的先决条件。绿水青山是旅游资源,是营造旅游愉悦感的源泉,更是营造良好旅游环境的重要基础,没有绿水青山,旅游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发展旅游业既留住了绿水青山又抱回金山银山。2006年7月29日,习到浙江丽水调研时,在称赞丽水乡村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谆谆告诫当地干部:“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出开发有力、高潮迭起的发展形态趋势。慢慢的变多的乡村依靠绿水青山,发展绿色经济,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铺就通向全面小康的“致富路”。据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披露,“十二五”以来,我国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据测算,我国12.8万贫困村中至少50%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又可带动70%的贫困户脱贫。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全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当地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重视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新业态等理念,逐步对乡村旅游进行转型升级,将187个行政村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使安吉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

  旅游业既守护了今天的绿水青山又孕育了明天的金山银山。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随着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推进,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和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都为旅游业逐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这使旅游业具有比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今天,我们要在旅游产业的框架下把绿水青山先保护起来,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先传承下去,或许这些珍贵的资源并不能立即带来效益,但在旅游产业快速地发展的大背景下,今天的绿水青山必将变成明天的金山银山。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倡导绿色旅游消费”,重点提出践行绿色旅游消费观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旅游业是绿色产业、低碳产业,但不可忽视的是,无论是旅游开发还是旅游消费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绿色”的现象,一些地方和公司进行过度商业开发,部分景区门票无上限发售,不控制最大承载量,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环境。

  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动地诠释了“两山”理论。绿水青山要求我们共同保护,金山银山要求我们共同创造,中国旅游人要在践行“两山”理论的道路上再谋新篇、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