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百家讲坛》大师阎崇年来到长治!

发表时间:2024-01-14 13:22:42 来源:资讯中心

  何为“森林文化”?阎崇年缘何在沁源举办新书发布会?“森林文化”将为沁源发展带来哪些契机?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专访了阎崇年。

  “《森林帝国》突出‘森林’二字,和习生态文明思想高度契合。”灵空山上、密林之中,已84岁高龄的阎崇年端坐镜头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条理清晰、娓娓而谈。

  “第一次到沁源,给我最突出的感觉:沁源是生态县城。天湛蓝、山碧绿、水清澈,土地没污染,生态环境这么好,油松之王‘九杆旗’树龄在600年以上,超过了明朝、清朝和民国加起来的总历史,沁源县生态环境高质量,我认为,这是沁源的一宝。”

  “第二个感觉:沁源人民特别爱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我了解到,沁源县没有一个人当汉奸,取得了‘沁源围困战’的伟大胜利,被毛主席称赞‘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要弘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

  “第三个感觉:沁源人民特别正直、热情。那些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的百年油松笔直向上,是沁源人民精神的象征。”

  阎崇年说:“来到沁源,首先我是来学习的,学习沁源的生态理念、爱国精神,学习沁源人不怕困难、向上向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我要把我的感受带回北京,向我的亲朋好友宣传沁源;通过媒体,向更多的人宣传沁源,让沁源精神感染更多的人。”

  “此行一点儿不累,特别高兴,好多是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一路走来一路收获。”

  何为“森林文化”?阎崇年认为,《森林帝国》的基础是森林,森林是生态概念。那么,森林与社会、人文等相结合,就产生了“森林文化”。“森林文化”,是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

  阎崇年认为,沁源县是“农耕文化”和“森林文化”的融合体。“农耕文化”和“森林文化”不同,较“农耕文化”而言,“森林文化”胸怀很开阔、意志更坚韧、愈加注重合作。

  “森林文化”胸怀很宽广。农耕种地,就在一亩三分地上。森林面积宽广,地域面积辽阔,带来人们心胸的开阔。当前,县域要发展,必须高点站位、视野开阔,放眼全国,放眼全世界。“这点我觉得沁源人比地处纯农耕地区的人更具优势。”

  “森林文化”更能培养人的坚韧意识。农耕时,农民意志也坚韧,要与自然做斗争,要虫口夺粮。森林里野兽遍布,野兽是人类的朋友,有时候一发怒也变成了人类的敌人。经历森林文化熏陶,人们更勇敢、更坚强。比如狩猎时,如果要捕获一头野猪,它会反扑;农耕时,割麦子,麦子相对不会伤人。“我认为,兼有‘农耕文化’‘森林文化’滋养,是沁源人更加果敢勇毅的原因。”

  “森林文化”更重视合作。地处森林的人,需加强协调、配合,更加讲究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这些优良品质,在沁源人身上斑斑可见。”

  沁源县,森林覆盖率达56.7%,居全省之首,是全国天然林保护重点县。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沁源县提出“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的策略。这既是对“森林文化”延伸发展的形象阐述,更是对“森林文化”服务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4月29日,沁源县在北京召开文旅融合座谈暨招商推介会期间,诚挚邀请阎崇年参会,又恰逢阎崇年新书《森林帝国》付梓出版。沁源县发现,其发展理念、路径与阎崇年《森林帝国》中论述的核心文化具有高度契合之处。经征求阎崇年意见,遂促成了此次活动。

  谈及缘何在耄耋之年研究“森林文化”,伏案疾书《森林帝国》?缘何选择从文化的视角解读历史?阎崇年说:“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著名学者、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王光和我交谈间,说毛主席、周总理都提出过一个问题——满族是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民族,军队也不过十万人,怎么会打败约有一万万人口、一百万军队的明朝呢?而且,满族人建立清朝并巩固其统治长达二百六十八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历史研究领域尚未给予确切答案。您是研究清史的,希望您能回答这道历史难题。”

  “其实,百年来,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尝试着作了回答,如‘征服说’‘汉化说’‘政策说’等。历史学研究,有阶级史观、英雄史观、宗教史观、经济史观等不同视角,唯独没有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论述研究的。中华古代文明由一元说,农耕文化形态构成;二元说,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形态构成;三元说,即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海洋文化;四元说,加入了高原文化,唯独没有研究森林的。”

  “‘森林文化’,是一个全新视角,是一个新的历史学概念。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的学者都没有研究森林文化。是不是森林领域太窄了?我就查卫星拍摄的世界地图。北极冻土带往南,约北纬70度-北纬40度间是森林带,森林带往南是草原带,再往南有条农耕带,再往南是南半球。”

  “森林领域不窄。那么,‘森林文化’在学理上是否成立?学术界是否接受?起初,我心里没底。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我不仅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还做了扎实的田野调查。在中央党校、中组部等几次培训、讲座、座谈上,尤其是在哈尔滨一所高校举行讲座时,由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宗教学、民俗学等不相同的领域25名专家共同研讨,从不同学科领域论证是否成立、需要如何完善。经过论证后,大家一致认为‘森林文化’概念成立。当时,我比较有信心了。”

  把几次培训、座谈的讲稿和讨论的结果整理后,阎崇年撰写了15000字的论文《森林文化之千年变局》。2014年第一期辽宁大学学报刊发了阎崇年《森林文化之千年变局》论文。

  “刊发后,我收到一封信,是南开大学研究清史的一名资深教授,他认为论文从历史学、方法论方面均有创见、有开拓性,为此还写了一篇读后的评论文章。我的信心更足了,有了写一本书的打算。”

  2014年年初动笔,晨时4点起床,加班加点写作,历时近5年,著作16万余字,首印20000册,不足三周售罄,又加印20000册……《森林帝国》出版后,一度热销。

  《森林帝国》中“森林文化”概念和“文化统合”观念的提出,为历史研究开启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域、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一个新的理论创建。

  首次论述中华文明具有“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五种文化形态,《森林帝国》除具有史学研究意义,也为实现中国梦、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文化统合的历史经验和历史借鉴。

  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洋,汇聚了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心力,而历史学家则更像大江大河,集结起涓涓细流、直入东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耳顺之年倡议创立“满学”;古稀之年走上《百家讲坛》;耄耋之年创作新书《森林帝国》……阎崇年,这位年迈的学者身上仿佛充满了源源不竭的力量和博大精深的智慧。是什么让他老骥伏枥志不渝?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宣传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宣传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阎崇年说,在5000多年历史中孕育发展的中华文化,具有原生性、悠久性、连续性、多样性、统合性、国际性、日新性,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之博大,在于其文化多元;中华文明之绵延,在于其文化统合。

  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阎崇年认为,无论是学者,还是领导干部;无论是治学,还是干事创业,都要注重坚定文化自信。他特别寄语沁源县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读万卷书。多读书、读好书,才能逐步的提升自身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要行万里路。创作《森林帝国》期间,他走遍了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等省市,甚至远赴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等。同时要学万人长。人各有其长,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会促使自己成长。最后方成一家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要在综合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辨伪存真、锐意创新,勇担事、能干事、干成事。

  对于绿色沁源,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守“生态文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沁源县,是‘农耕文化’‘森林文化’交汇、互动与融合的典型,具有绿色文化、红色文化等。”阎崇年说,“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有很多的林产品,如人参、木耳、蘑菇、松子等,还有中药材,这些都可以发掘、利用。要种植水果、蔬菜、中药材、林产品,就要认真做调查研究,找到符合的产品品种,根据山脉不同的高度、温度、湿度,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提升产品产量和质量,以此来提高当地百姓的收入。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乡村旅游市场,做大做强‘森林康养第一县’品牌。”

  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事先取得长治日报社的书面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