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景文旅:浅析森林康养产业政策与发展前景

发表时间:2023-12-25 21:32:41 来源:资讯中心

  森林康养是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新时代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新型经济和健康生活的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生态休闲旅游的逐渐升温,森林康养作为其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呈现蒸蒸日上的状态。氧含量丰富、强肺健体的森林旅游势必会成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区的加分项。

  通过森林康养概念溯源,我们梳理了我国指导森林康养发展的政策文件,探寻森林康养广阔的发展前景。

  19世纪40年代,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康养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数据表明,德国在推进森林康养项目后,其国家医疗费用总支付减少30%,也就是说,国民健康指数总体上升了30%。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可促进现代人健康生活品质的提高、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我国,“森林康养”一直被称为“森林疗养”或者“森林养生”,叫法不同,然而本质都是利用森林资源,环境,产品做人体保健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入了森林浴,并且建立了张家界森林公园。我国大陆地区,如北京、湖南、四川、浙江等地,依托优质良好的森林公园设置了一些森林浴场,开展了一系列森林康养的实践探索,组织了森林疗养师的培训和多种多样的森林体验活动。例如吉林省已经建成红叶岭森林体验基地;四川省已经建成洪雅玉屏山森林康养基地等。

  2012年,我国首次提出“森林康养”的理论概念。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将森林康养列为重要发展产业。自2016年以来,原国家林业局等部门陆续发布了很多支持鼓励发展森林康养的政策文件,积极引入森林康养、休闲养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四川是我国森林康养发起最早、推进力度最大、森林康养机构和场所最多的省份,每年去四川接受森林康养的人数大约为700多万人次。其中,十三五期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总量达到了75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6.8万亿元人民币。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林改发〔2019〕20号),将森林康养界定为“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

  2021年11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布的《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林改发〔2021〕108号)中,进一步明确了森林康养的释义:以森林景观和森林环境为背景,以森林食品、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健身、养老等活动的统称。

  由此可见,森林康养是健康的产业、旅游的产业、娱乐的产业,又是绿色的产业、美丽的产业,既具有经济实用功能,又具有文化熏陶功能,其内涵和外延都可谓丰富多彩,能够产生“森林康养+”的产业集群效应。

  我国森林资源类型丰富,森林康养发展空间巨大。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产业,既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又能满足国民康体保健的需求,将是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互利转化的重要抓手,展现出无限的发展潜能。

  在《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已明确规划出森林康养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建成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布局较为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建立森林康养骨干人才队伍。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200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森林康养专业人才队伍。到2050年,森林康养服务体系更健全,森林康养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森林康养服务。”能预见,在市场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双重催化下,森林康养产业将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在林草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森林康养可以将休闲旅游、娱乐体育、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特色食品、养老等多个产业或功能相结合,拓展多样化、多元化、规模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模式,形成“森林康养+”主题系列。满足多种受众需求,促进国内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