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涉利伦理分析模式

发表时间:2024-01-10 10:05:10 来源:生态旅游

  人类生活不断的产生变动与商业及战争这两种事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电脑的发明不是为了可以用来打电子游戏,当然也不是用来欣赏电影,而是为了军事用途;之后网络的发明也不是用来可以写E-Mail或发展电子商务的,也是为了军事用途。某种意义的战争——事件,除了当场几千人丧生之外更是改变许多美国人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全世界人类的生活与相关经济活动等。电脑与网络虽然当初是为了军事用途而发明的,然而通过商业活动的发展及商人们的努力,电脑与网络给人类带来更方便更快捷的资讯服务。

  人类自古至今惯用战争解决一些事情并持续不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商业活动,今天的人们真的能离开商业活动而生活吗?纵使到深山独居自给自足,不知道哪一天什么时候天空上的飞机就掉在你搭盖的茅草屋上。总之,现在的人们别无选择或没有办法避免被商业活动影响,或许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联合国从2002年特别倡导生态旅游,它是一种旅游业或观光业、服务业,其实它的本质就是一种商业。只不过这样的商业活动是想响应及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诸如失业与贫穷、生态污染与破坏、社会的某种不公平与不正义等。但是,生态旅游真的能解决上述问题吗?或使这些问题更加严重呢?本文尝试提出一个想法以解决生态旅游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可使生态旅游成为永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个也是一种商业伦理。

  生态旅游地之所以成为生态旅游地,往往是因为过去的人们对该地的生态污染最少破坏最小,相对于其他地区可以说是一个处女地。而我们要在这个人类最后的一块净土上从事商业旅游活动,不得不好好深思我们的行为是对的吗?应该或不应该呢?如此,首先要掌握生态旅游的商业活动是什么,这是属于经验世界的研究,然后进而对此经验实务的活动提出理论性的批判或见解。

  生态旅游的商业活动是什么呢?这可以从生态旅游的特性来理解。关于生态旅游的意义很少一致,这是因为生态旅游活动是由不同经营者提供,各经营者的目的与作法并不一致以及是由更大的更多的不同游客们的实践。在世界生态旅游高峰会中的网页解释生态旅游的一般特性如下(注1):

  (1)基于自然形式的旅游,游客的主要目的不但是观察与评价自然,而且是在于自然区域内的传统文化;

  (3)一般而言,当地拥有的商业一般比较小且杂乱多样;各种外来的经营者或生态旅游市场是小群组;

  米勒(M. L. Miller)与卡伊(B. C. Kaae)根据「人类对自然的责任度」与「保育行为」来区分生态旅游的定义(注2),认为生态旅游一词的含意是以一个有两极的连续体呈现。把生态旅游区分为属于「高人类责任」的生态旅游与「低人类责任」的生态旅游。

  (1)「高人类责任」的生态旅游这一类型的生态旅游强调人对环境的责任,认为生态旅游是发生于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区域,不会造成生态的损害与恶化,并且是一种直接对保育区域的永续经营管理有贡献的一种旅游型态。这种类型生态旅游的实现是基于人们对生态的完整性与物种的多样性到达一定程度的了解,才有可能产生高游憩责任感,因此高人类责任类型的生态旅游又可被视为一种「深层生态旅游」。

  (2)「低人类责任」的生态旅游这一类型的生态旅游着重于旅游的体验,认为生态旅游是在避免造成自然生态的损害或恶化情况下,到相对未受干扰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区域旅行,赞赏与享受其风景、野生动物、植被生态,以及该区域内任何现存的文化内涵。此类型的生态旅游不要求游客对生态的完整性与物种的多样性作进一步的了解(或仅止于浮面的了解),因此低人类责任类型的生态旅游又可被视为一种「浅层生态旅游」。

  不论从具有某种目的定义,如:世界生态旅游高峰会的定义;或从人类对生态旅游因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认知上差异的定义,如:米勒与卡伊的定义。生态旅游做为一种商业活动的事情仍是没有改变,到底生态旅游的商业活动是什么呢?这里可通过《生态旅游的商业》这本书所阐述「生态旅游产品的种类」(注3)来进一步理解。该作者卡罗尔·帕特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九类,分别是旅游套餐、节庆、住宿、导览服务、具有观光的好去处、非营利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以上九类再加上广告促销活动,即可知道一般生态旅游的商业活动是哪些,它们在做什么,当然它们大部分与生态有关的。例如:美国阿拉斯加麦金利山国家公园旅游套餐包括住宿、餐饮、交通、导览等每人共2,400美元(含保险);肯尼亚「乞力马扎罗生态旅游」包括食宿、交通、导览、及参观门票每人共1,800美元(含保险)。节庆的旅游例如:每年四、五、六月的阿里山萤火虫季,每年十月十一月的加拿大马哈鱼回游季等的这种野生生物繁殖或迁移等的生态体验。

  生态旅游的商业活动是多元的,一个生态旅游的完成是许多个别活动所组合而成的系统化结果,甚至于包括生态旅游的目的与意义。

  本文所要设计生态旅游的涉利者伦理分析模式是采用涉利者商业伦理学为基础理论(注4),它的主要取向是将一间企业的行为、决策、目标等所涉及的所有人士或团体组织的利分,作为判断企业对涉利者所应负的责任。这个理论有两个部分要说明。利分是什么:(1)卡罗尔的讲法(注5),利分有三种型态,包括利益、权利与拥有;

  涉利者:任何个人或团体,其利益受企业行为、决策、目标的损害或增加,或其权利被违反或受保障者,都属企业的涉利者。爱德华·弗里曼把公司的涉利者分成内部与外部两类,内部涉利者包括拥有者、顾客、员工与供应商,外部涉利者包括政府、竞争者、消费拥护者、环境保护者、特别利益群体与媒体(注7)。在扩大涉利者范围时,涉利者的基本意义应限制在活着的人或社群上,然后才涉及了先祖及未来世代,而物品等是更间接一层的意义。

  《商业伦理季刊》即以涉利者理论为专题,其中有论者以「涉利者论的伦理与环境的限制」为题,认为:把自然生态纳入公司的涉利者层面会出现困难,然而也认为:公司决策必须包括如自然生态,纵使它们无法含括在涉利者内(注8)。另外就生态旅游而言,生态本身虽不宜直接列为一个涉利者,但它却是一个伦理考察上必须要特别重视的。既然生态本身不宜直接列为一个涉利者,那商业伦理涉利者论还适用于生态议题吗?引用((共同利益)的观念,认为生态其实是其他相关涉利者的共同利益,生态是共同利益的所在,所以仍可用涉利者商业伦理来谈生态问题。

  经多位学者对涉利者商业伦理学的相关论述以及对相关议题的研究,把永续发展的观念融入其中,设计出一套针对生态旅游商业活动涉利者伦理的分析模式,这个模式具有伦理分析与朝向永续发展的特点,以供各界做为生态旅游案例分析之用,还可做为生态旅游相关商业活动的伦理规范指引。

  我们在考虑自然生态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态旅游其商业行为对自然生态的伤害。把对自然生态的伤害列为优先性评价是因为生态旅游的命脉就是自然生态,没有了「它」,其他的涉利者又有何意义。综述,生态旅游商业活动涉利者商业伦理的分析模式以四个步骤来进行:

  (2)步骤二:分析涉利者关系,涉利者是一种生态旅游模式,应当以实际情境略做修改。某公司可能是某一商家、酒店、解说团队,也可以是政府推动生态旅游委托单位等等。

  首先评价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然后评价一般的涉利者。这些影响包括利益、权利与拥有等,也要把未来纳入。

  包括对自然生态与每一涉利者的伦理关系及准则,给予在从事生态旅游的商业界人士(注9)提供一些建议尤其是在规范准则上,这些准则的给出要有推论、解释或示例,以使他们能明白这些准则进而更便捷的提供服务。

  我们最终是把伦理当成一种目的,承认它可以是一种工具。因为其商业行为造成环境的变化不一定是破坏,也可能造成生态旅游其诉求生态的变化,例如萤火虫不见了或是回游生物不来了,它们会选择退出或离开。另外有一些涉利者不仅选择离开甚至会反击。生态旅游的商业行为对涉利者的责任与义务将是特别敏感的,从事相关生态旅游的公司或机构应当注重伦理行为。

  生态旅游的诉求是自然生态以及伴随该自然生态区的人文生态。生态旅游如何响应永续发展?首先,商业伦理是中介,因为人们很难脱离生态及其他人们而生活。如此,生态旅游的商业伦理内涵包括商业伦理与环境伦理,甚至于也包括生命伦理,另外它还涉及专业伦理;也就是说,生态旅游的商业活动是相关企业或小商家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相关涉利者的伦理获得利润,此利润得以维持相关人生活所需以及响应生态保育的工作。

  从生态旅游的涉利者伦理分析模式,最后将发展出一套生态旅游的伦理规范系统,将是证实与适合于实践的准则,这是相关人员要共同努力而且是要持续努力的一件事,只有这样的旅游才能蓬勃发展,未来这样的旅游能否永续发展,依赖伦理层面的实践,未来生态旅游以创造多赢甚至于是全赢的生态旅游活动。

  应用伦理学事实上要响应实务方面的伦理问题,而本文只是一种伦理分析模式,进一步了解及多收集相关实践案例才能把理论与实务结合,对理论的深化及实务的掌握是我们要继续努力的。另外,生态旅游还有一个很基本的哲学问题要解决,那就是「生态」是谁的,以及从此而所得的利润要如何分配,这样才能更明确的谈生态旅游的商业伦理。

  2.本定义转引自:原友兰,「生态旅游的永续经营策略:以深层生态旅游转变游憩行为」,详述请参见网址:(2002/10/15)

  9.这里所指的商业界人士,不仅是一般的商人,也包括向政府承接案子的文化工作团体或大学的相关系所等,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或有学术研究意义,但仍是某一种的商业活动。

  山林是人类心灵的故乡,人类最原始的相望。田野是人类身心灵的治疗师,生命动力的源头。让孩子暂时离开网络,回到山林与田野之间,找回失落已久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