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和游憩活动的适宜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4-03-18 04:21:03 来源:生态管护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有时人们把自然看作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因而称自然为自然资源;有时又通过生物多样性来表现自然界多样性的程度,它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ECO。ECO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以及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功能单元。人类是ECO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ECO服务是指ECO结构及功能发挥的过程中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这种服务不仅提供物质性生态产品服务,同时还包括维持地球生命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文循环、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等多方面服务。概括说来,ECO服务包括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4大类。其中,游憩和生态旅游属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中的一类。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通常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和游憩活动,也是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

  在国外,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一直倡导在国家公园开展游憩活动,也影响着世界其他各国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理念和管理方式。同时,形势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样是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生态旅游与早期的户外游憩产生融合,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逐渐模糊起来,意味着生态旅游有时成了户外游憩的同义语,甚至在很多场合生态旅游反倒用得多了起来。受其影响,近几年国外有些国家的国家公园在开展游憩活动或对外宣传时索性开始直接用生态旅游了。例如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就变得更常见,但前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国家公园需要具备生态旅游资质,而许多国家公园并不具备这样的资质。据笔者考察过的有限的几个国家如肯尼亚、俄罗斯、日本及韩国等国的国家公园,就全部或部分使用生态旅游一词了。如此看来,生态旅游和游憩往往是国家公园同时兼有的功能。

  基于自然保护的角度,第一个给出生态旅游定义的是20世纪80年代担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顾问的墨西哥籍专家Lascuráin,他的生态旅游概念影响深远,后来被全世界广泛接受。他指出,生态旅游是“旅游者进入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欣赏和享受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古今文化的旅游”。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WWF)是研究生态旅游比较早的官方机构,其研究人员布在认可上述定义的同时,又强调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国际生态旅游学会(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TIES)进一步指出,生态旅游就是在自然区域里进行的、保护自然环境同时维持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一般说来,生态旅游具有以自然为基础、开展环境和文化教育以及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在内的可持续管理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大会发布的《魁北克宣言》特别强调了生态旅游的5条标准:即以自然为依托的产品、影响最小化管理、环境教育、为保护事业做贡献、为当地社会做贡献。因此,生态旅游与游憩活动融合在一起,被赋予更加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为今后很多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开展相应的活动注入了活力。

  在国内,由于前些年各类自然保护地在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因此导致保护地体系结构不合理、管理交叉重叠、资源权属不清、资产金额的投入不足和公益性缺失等问题的出现。未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2018年年初适时出台,并组建了新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此在加大ECO保护力度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措施统筹森林、草原、湿地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从而整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保护地的管理职责。在理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依托每一类保护地的资源特征和规划理念,将生态旅游的理念贯穿于相应的保护地的规划中,以维持其生态功能为宗旨,根据不一样的区域的资源环境容量,组合开发不一样的生态旅游产品。

  在国家公园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符合重视和保护原始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独特地域文化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公园具备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来源和物质基础。国外国家公园内游憩活动及管理已形成一系列理论体系和技术成果,可供国内建设和管理国家公园借鉴,这中间还包括:(1)市场细分理论(MS,20世纪50年代,美国);(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20世纪70年代,美国);(3)游憩机会谱(ROS,20世纪80年代,美国);(4)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20世纪90年代,美国);(5)游客影响管理模式(VIMM,20世纪90年代,美国);(6)游客行为管理过程(VAMP,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7)旅游管理优化模型(TOMM,20世纪90年代末,澳大利亚);(8)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管理(VERP,21世纪初,美国)。此外,国外已有大量文献对国家公园内生态旅游的市场和产业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关于游客方面包括游客行为特征、心理偏好等;关于旅游规划方面包括功能分区规划、社区共管、服务设施等;关于旅游环境保护方面包括了游憩承载力、生态补偿、教育解说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微观层面内容。上述关于游憩活动及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促进游憩空间优化提升等方面具备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2017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要求对自然生态进行最严格的保护,并世代传承下去。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由此看来,以国家公园为载体来保护自然资源、发展可持续的生态旅游慢慢的变成了新的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国内已有文献开始探讨如何吸取国外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经验,应用于中国本土的保护地旅游实践中,但由于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园尚处于试点建设阶段,大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国家公园概念认知与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借鉴以及经典案例分析研究,关于国家公园内部开展的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研究内容较少。因此,别的类型保护地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标准体系可作为国家公园未来发展的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有关保护地生态旅游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生态伦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理论、生态旅游本土化理论以及系统工程学等。同时对保护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综合评价以及有一定的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目前研究对于保护地生态旅游研究方法和游憩管理模式等欠缺宏观提炼和总结,大多数研究主要进行理论阐述以及某些特定案例对比分析等定性分析,定量研究不足。今后的研究应关注对保护地的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方面提出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和规划,将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本土化,寻求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保护地的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涉及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今后的研究重点将聚焦到对户外游憩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管理上来:一是如何利用好游憩资源,保护好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保资源环境对使用者具有的长久吸引力,最终实现游憩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怎么样应对游憩需求的多样化,为使用者提供更满意的游憩体验。

  作者:张玉钧,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薛冰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