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专题协商会 委员发言

发表时间:2023-12-01 12:44:18 来源:企业公告

  根据《2023年度政协民主协商计划》和省政协主席会议要求,本次月度专题协商活动由张曙光副省长和我牵头负责。为筹办好这次活动和会议,唐良智主席多次听取汇报,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导。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会同省农业农村厅、民革省委会等十余家承办和协办部门同频共振、通力协作,成立专题调研组,赴内蒙古、江苏学习考察,到亳州、阜阳、滁州、马鞍山、宣城等市开展调研,委托中安在线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组织多次座谈讨论,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汇聚了智慧力量、形成了思想共识。

  我们深刻领会到,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央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将加速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发展现状。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习对安徽“三农”工作十分关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带来发展“风口”,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市场拉力、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带来的技术驱动等相互交织,共同为安徽农业发展开启“黄金时代”。从调研情况看,安徽自然条件兼具南北之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科技装备支撑能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等走在全国前列,农产品直通长三角地区高端市场,勇立潮头的农村改革正在持续释放全省农业发展活力,在全国农业版图中,安徽优势显著、前景可期。同时我们也看到,国际贸易环境复杂严峻,城乡之间、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要素竞争日趋激烈,我省还存在农业生产体系基础偏弱、产业体系韧性偏弱、经营体系动能偏弱、统筹发展水平偏低等短板亟待补齐。当前全国多地争创农业强省,发展势头均较强劲,对我省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形成一定竞争压力。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也正是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决策部署方向正确、时机成熟。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快出台《关于勇当农业强国建设先行省的指导意见》或《加快建设高质高效农业强省的指导意见》,深入推动七项重点工作,奋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

  一、实施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工程。加快研究出台《安徽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2023—2035年)》及具体配套政策。稳面积、提单产、强减损三管齐下,实现2035年全省粮食产能稳定达到1000亿斤以上。

  二、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工程。按照我省《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尽快出台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快构建肉牛良种繁育、规模养殖、融合发展三大体系,形成千亿级产值肉牛产业,打造中原高品质肉牛种源供应基地和长三角优质肉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三、实施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下大功夫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大文章,着力打造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深入推动“土特产”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实施“皖美农品”行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四、实施科技装备支撑工程。发挥农业科教资源和平台集聚优势,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农业科学技术装备水平和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资、新产品等农业“五新”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力的农业科创高地。

  五、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以乡村发展为主线,以乡村建设为基础,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加快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到2027年创建一千个精品示范村,一万个省级中心村,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县25个。

  六、实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程。大力弘扬小岗精神,以更大力度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七、强化战略保障。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分区域加快培育农业强市、农业强县、农业强区示范点。引导和培养农业行业技术领军人才,完善基层人才培育体系,加强乡村用地规划管理,强化财政政策与担保、保险等金融工具有效衔接和密切协同,发挥国有企业投资引导作用,充分的利用长期资金市场力量,重点扶持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整合资源,深入开展涉农宣传工作,推动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加速汇聚。

  “大包干”推动了农村改革;新阶段担起“国之大者”,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依然要紧紧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探索藏粮于地、以地富民、统筹城乡的实践新路。在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下,滁州连续推进土地增减挂,2021、2023年先后被列为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市试点,为耕地提能、宅基地赋权、集体土地用活,探索了路径,展示了可能。实践看,争当农业强国先行省,推进土地集成改革尤为必要。

  一、积极创新高标准农田投建管机制。高标准农田是粮食安全之基。多年来,多部门推动,多头建设,标准不一,投入不一。现行尽管得到了统一,加大了投入,但投入标准仍然偏低,施工监管不够得力,后期管护保障还需加强。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议抓好“三用”。一是用改革找钱。高标准核心在“高”,关键在投。近年来,滁州市探索用“改”的办法,弥补高标准农田投入,设立市、县“乡投”平台,将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收益、“旱改水”收益、粮食产能和土地租金差价等作为偿债来源,谋划、包装、融资一批重点项目,已融资38.8亿元,用于8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补差,把亩均投入标准由2500元提高到4500元左右。

  二是用“三检”保地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证建设质量,要搞好“三重”即:注重大小与平整度。田块大小要因地制宜,不要特意追求水田式平整,旱地可小平大不平,尽可能减少对耕层、水系的破坏;对落差过大、田块过小的,不盲目推行改田。注重保留乡村风貌。在改造中,应留住乡愁记忆,保护特色风貌、古树名木等,不搞“一刀切”。注重持续冬春培肥。倡导冬季耕翻,播种绿肥,对培肥后土壤有机质增加的给予激励。尤其是保证耕地质量方面,我们采取“三检”掌控过程,即聘请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在表土剥离前、回填后和有机肥播撒后,开展三次地力检测,倒逼规范施工,确保耕层厚度不减、地力保持。三是用保险防隐忧。2021年,滁州开展了高标准农田质量保险试点,2022年又率先在全国以市为单位,引入金融保险第三方,对建后高标准农田,开展十年保险,投保面积已达110万亩,实现了施工和建后管护的长效保障。

  二、积极打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通道。2021年,滁州作为全国三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市之一,试点共腾退宅基地1.92万宗、2.37万亩,集体所有权得到落实,农户资格权得到确认,使用权逐步放活,但腾退还不多、盘活还不够。目前,全市仅4642亩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难以满足宅基地盘活需求,也不能保障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集体建设用地联营入股盘活的“两条路”依旧艰难:一是入市难。难在受限于试点。我市明光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来,117宗共1700多亩土地入市,有60%用于乡村振兴项目。但全省仅有11个县(市、区)试点入市,非试点地区不能开展。难在受限于存量。宅基地和新增集体建设用地不得入市,而现有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分布散、面积小、不规则,不能集中使用。二是联营入股难。难在推进。政策不具体、盈利缺保障、入股有风险,部门不敢用、市场主体不会用、村集体不愿用。难在抵押。集体建设用地相关制度仍在探索,其相关权能也得不到充分释放,多数入股、联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金融机构不支持融资,发展受限。明光市入股、联营的9宗、517亩集体建设用地均未获得银行融资贷款。建议:推动“三扩”。争取扩大试点。争取自然资源部将整省域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让入市红利惠及更多乡村;探索将宅基地使用权在试点市,由县内扩大到市内。扩展宅基地盘活路径。尽快出台集体建设用地联营入股实施办法和金融支持政策,让地方更好操作、农民多些选择。同时,学习浙江德清做法,激活宅基地使用属性,赋能宅基地权属贷款。扩大用地指标流通范围。学习江苏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做法,把宅改腾退的建设用地,分为巩固脱贫片区和一般片区,探索巩固脱贫片区建设用地指标在市内、省内流通。

  三、积极盘活农村土地,发展乡村产业。目前,宅改和土地增减挂,置换出的土地指标,用于城市建设和园区发展,有了阶段成果。建设农业强省,打造和美乡村,更应优先将土地盘活用于农业和农村产业。一是加快乡村规划编制与审批。滁州大部分乡村建设规划仍在编制中,获批仅占7%,等“规”实施是基层之盼。二是支持办产业。挖掘农村内部用地潜力,鼓励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拓展集体土地的多功能性,把乡村美、乡村游作为重点,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出彩。用好宅改和增减挂,将供销社、粮站、厂房、校舍等乡村存量资产置换出来,将零散指标归整使用,打造乡村农业加工园、工业集中区,引导农民“凤还巢”。三是用好新政策。月初,省里已出台点状供地若干举措,但由于“三农”项目门类多又相对零散,难以完全与现有供地要求相匹配,政策在实施中还应完善。建议对符合建设用地条件的“三农”项目,应尽可能予以支持。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白准确地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再生稻是栽种一次收获两季的水稻,具有省时省工、增收增产、绿色生态等诸多优势。发展再生稻是通过优化耕作制度,利用有限温光资源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对助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再生稻主要分布在江淮及沿江江南温光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稻区。当前,全省再生稻种植培养面积超过180万亩,各地发展势头良好。据初步测算,到2030年,我省再生稻面积可发展到350万亩,新增粮食产能可达8亿斤。但与福建、湖南、江西等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性状优良品种缺,联合协作攻关难。目前,我省培育的早熟、优质、高产、再生能力强、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再生稻品种不多。但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再生稻种质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弱,联合攻关起步较晚。且省级尚未将再生稻品种育种纳入良种联合攻关范围,重大科研项目较少。湖南已将再生稻品种选育纳入良种联合攻关,湖北也实施了一批重点研发项目。

  二是适宜技术装备缺,单产持续提升难。再生稻优质丰产协同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不足,工厂化集中育秧比重不到20%,适应性农机具研发能力较弱,头季稻机收碾压比重高达30—40%,增产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福建、湖南、江西等省份再生稻亩产“超吨粮”高产典型不断涌现,其中,规模户高产田块再生季平均单产达300—350公斤/亩,而我省单产仅有200—250公斤/亩,且区域和年际间产量差异较大。

  三是产业深层次地融合缺,集群集聚发展难。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较少,上、中、下游链条关联度不高、融合度不足,加工主体订单化收购比重不到1/3,以稻米等初加工产品为主,高端专用米粉等精深加工产品比重不到10%。产业网络站点平台建设不足,产业集群聚集效应难以形成。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品牌较少,稻米文化、科普教育等功能尚未挖掘拓展。

  四是政策支持保障缺,产业生态构建难。产粮大县往往还是财政弱县,县财政难以拿出专门资金支持再生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按照现行的统计制度,将再生稻第二季产量已纳入到粮食产量统计,但种植培养面积还未纳入统计,且未能纳入双季稻补贴等支持范畴,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和经营主体发展再生稻产业的积极性。

  我省要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在不影响双季稻种植和油菜扩种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灌溉水源充足且温光资源相对丰富的一季稻区生产潜力,促进再生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加强品种选育推广。将再生稻纳入省水稻育种联合攻关范围,积极引进省外科研力量,组建联合攻关团队,设置一批再生稻品种选育重大科学技术专项。针对各地区不同生态条件,筛选、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再生稻品种。加快再生稻品种替代改良,力争5年左右实现再生稻专用品种更新换代1次。

  二、加快技术装备研发,促进产能稳定提升。开展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推广应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研发高标准再生稻机插秧技术体系,建设一批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加快再生稻收获机械示范推广。探索和推广一批区域性优质丰产栽培模式,实施适时早播与集中育秧,提高经营主体田间管理经验。结合省级指挥田和精耕细作示范点建设,开展再生稻高产竞赛,推进“超吨粮田”创建行动。

  三、推动产业深层次地融合,促进集群集聚发展。支持种粮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培一批再生稻全产业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订单化种植。全力发展稻米精深加工,推进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核心区打造再生稻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推进产业互联网应用,建设产业标准化数字平台,构造再生稻溯源系统,培育“北纬32度再生稻米”区域公用品牌。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制定再生稻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导各地规范有序发展再生稻。对产粮大县给予倾斜支持,调整优化粮食补贴政策。加强与统计部门沟通协调,在确保双季稻面积稳定基础上,对再生季达到一定产量的再生稻,将再生季面积按特殊的比例折算后计入水稻种植培养面积,并纳入双季稻补贴范畴,切实提高适宜区域地方政府和经营主体发展再生稻的积极性。

  习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谋划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我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是要素保障不够充分。各地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受土地、资金、技术等制约相对明显,我省《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和支持肉牛产业发展10条政策于11月14日印发,需抓好落实,在实践中健全和完善。同时,对于目前养殖场(户)认可度高、粪污资源化利用好的“场床一体化”养殖模式,国家和省级层面尚无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导致部分养殖场环评审批难通过。

  二是饲养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2022年,我省肉牛饲养量164.1万头,仅占全国的1.26%,约为吉林省的1/4,与云南省差距更大。大部分养殖场(户)从东北、内蒙、新疆等地区购买架子牛育肥,基础母牛饲养量少。全省6万多家肉牛养殖场(户)中,除少数大型肉牛养殖企业外,绝大部分采取小规模散养方式,先进设施、精细饲料加工、规范管理等现代技术应用较少,导致育肥期长、育肥效果差、牛肉品质不优。

  三是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深入。缺乏规模大、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屠宰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肉牛养殖与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融合链条短、附加值不高。2022年,全省13家肉牛屠宰企业共屠宰肉牛5.3万头,仅占出栏量的7.2%。牛肉产品以白条肉、分割肉为主,缺乏预制菜、熟食等精深加工,缺少高档牛肉制品,产业效益发挥不充分。

  为更好更快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促进肉牛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落实,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和支持肉牛产业发展10条政策,结合实际细化完善,强化土地、金融、保险等政策保障。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对发展现实有需要、上级未规范的技术标准,敢于自行制定标准,以免贻误战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皖北、皖中、皖南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行差异化、协调化发展,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市场风险。

  二、固基础,进一步推进良种繁育。坚持内繁外引双向发力,制定奖补政策,支持引进优质品种的种公牛和基础母牛,支持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和保种场建设,建立健全种公牛更新淘汰机制,提升肉牛种源生产能力。重点引进出肉率高、附加值高的高端肉牛品种,加强皖北黄牛、大别山牛、江淮水牛等地方特色品种保护和选育,建立系谱档案,扩大种群规模,培育特色产业优势。

  三、优品质,逐步提升养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养殖,引导支持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推进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广“园区+公司+农户+科技”模式,通过场地租赁、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强化政策引导,增加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供给,促进秸秆资源过腹增值;加大进口玉米等饲料供给,降低养殖成本。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有机肥还田等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引导地方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全面做好繁改、防疫、兽医、培训等服务。

  四、增效益,进一步深化三产融合。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研究开发战略,引导屠宰加工公司向养殖主产区转移,推动就地屠宰。丰富生鲜肉、预制菜、熟制品等产品体系,改进工艺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加强产后分级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肉牛综合效益。强化市场营销,做大做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强市场基础设施特别是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大粮仓、大肉库、大厨房”。

  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1186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9%,美丽乡村遍布江淮大地。今年7月,我省启动“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但调研中发现,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部分地方规划设计理念滞后,规划执行不到位,乡村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不足,地域文化传承挖掘不足,乡村建设缺乏特点,乡村产业缺乏特色;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皖北地区的农户庭院、村庄环境等乡村建设明显落后于全省别的地方,2022年皖北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3%,比全省中等水准低4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不足30%;三是乡村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缺乏维护经费,存在“重建轻管、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现象;四是乡村建设主要依赖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入不多,村集体经济实力总体不强,乡村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等。

  一、以规划设计为切入点,彰显徽风皖韵。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皖南地区突出山水徽韵,皖北地区突出田园风光,江淮地区突出错落有致,沿江地区突出山水风韵,皖西地区突出生态山村,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二是一村一策。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主题”,根据产业、文化、生态和村容村貌,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特色“小气候”。三是强化管控。探索“一图一表一说明”模式,即统一绘制村庄建设规划图、编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项目表和制作建设要点说明书,提高村庄规划的质量和群众参与率、知晓率。

  二、以宜居宜业为发力点,系统治理推进。一是推进城乡融合。建立“小城市-重点镇-特色镇”梯度式、差异化发展格局,快速推进美丽城镇、特色小镇、旅游风情小镇、农业特色强镇联动建设,推动产业集聚提升、产镇融合、设施共建共享、镇村要素资源联动、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二是加快环境整改治理。坚持生态优先、适地适树,全方面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完善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与源头减量,分类推进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做到长治久清。三是保护乡土文化。保护好田野、河流、森林、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和乡村戏曲、美术、民间歌舞等非遗文化,让农村文化味浓起来。深化乡村皖江地区历史背景和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研究,加强古镇古村落保护利用,打造一批农村文旅网红点,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三、以融合共振为支撑点,坚持握拳发力。一是在产业支撑上,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行动、“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等重大产业布局,深入挖掘地域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错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造一批农业大地景观、平原田园风情、果园林海等特色旅游品牌。二是在人才支撑上,积极发掘“土专家”“田秀才”,对长期服务乡村的城市专业人才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家、有经验的乡村运营师、有资质的农村职业经理人来皖发展,培育一批农创客、文创客、科创客。总结和推广新农人协会经验模式,培育“皖美新农人”群体。三是在资金支撑上,将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涉农资金向精品示范村和省级中心村聚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乡村振兴有关产品,在市县设立市场化运营的基金,成立投资公司,用旅游开发、加工开发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设。

  【省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安徽农业大学总支部主委,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周可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强,则农业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习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前我省拥有种子企业346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12家,居全国第2位,入选国家级种业企业阵型13家,居全国第6位,拥有上市公司2家、居全国第1位。每年向省内外供种10亿多公斤、海外供种1.5亿斤,水稻种子出口连续4年居全国第1位,种子销售总收入88.75亿元,居全国第3位,安徽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种子输出大省。但行业整体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仍存在诸多短板。

  一是种质资源保护压力大,新品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强。种质资源数量多、分布散,保种成本高,保护难度大。优异种质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品种选育遗传基础窄、亲缘关系近,同质化严重。“生物技术+信息化”、基因编辑等创新育种技术薄弱。

  二是种业企业整体实力不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弱。我省种业公司数多,但目前除“丰乐”“荃银”等少数企业部分领域有一定影响外,多数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上的含金量低,研发投入少,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

  三是种业研发队伍不稳定,高端育种人才匮乏。由于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大、待遇低,研发人员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种业育种、管理人才缺乏,激励机制不完善,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四是种业管理机构不健全,难以做到全覆盖监管。机构改革导致很多地方种子管理机构撤并整合,管理职能分散,县级种子管理队伍不健全,业务能力不够,监管手段落后,难以做到种子市场全覆盖监管。

  一、加强交流合作,提升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和育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立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与利用机制。在保护知识产权前提下,破除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相互连通和资源共享融合,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搭建知识产权确权交易买卖平台,完善成果收入分配机制。强化科企合作,推进高校院所人才、技术等资源向种业企业流动,提升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整合育种资源,引导公益性科研机构退出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荃银、丰乐等大规模的公司与高校院所合作,组建新型育种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水平,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种。加强省种质资源库建设,并支持开展资源精准鉴定利用。

  二、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领军种子企业。政府设立种业创新基金和攻关专项,支持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带领企业牵头承担具有发展的潜在能力的育种项目。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横向联合,构建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引导激发一批国家阵型企业如皖垦种业、江淮园艺、安徽国豪、安欣牧业等加大研发投入,成为“强优势”“破难题”“补短板”种子培育主体。支持高校院所发挥基础研究优势,创制突破性材料。建设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推广机械化制种新技术。加强省级南繁育种基地建设。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扶持培育像皖垦种业、史记生物等有潜力的种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上市,有计划、有目的组建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种业集团,提高参与国际化竞争能力。支持合肥“种业之都”建设。

  三、健全人才管理制度,规范成果转化考核机制。重视种业人才教育培训,提升素质。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加强企业与高校合作及对口培养,建立院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搭建交流平台。引进培育育种领军人才,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落实人才政策,让有贡献的人才享受好待遇。构建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借鉴长三角价值导向分配手段,推进种业成果权益改革,引导人才流向种业企业。规范成果转化考核机制。搭建“主管部门+科研单位+市场主体”成果转化平台,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加快成果转化。

  四、加强种业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种业监管长效机制。党委、政府出台政策,加强对各地种业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的指导和考核,切实解决基层种业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能不集中、监管人员少等问题。加强种业市场监管,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打击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营造稳定、公平的市场环境。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高质高效农业强省的必然要求。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调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22年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公司4392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66个,年加工产值50亿元以上的各类农产品加工园区89个,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已达1.6万亿元,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1万亿。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486个,产值达1204亿元。芜湖休闲食品加工、亳州中药材加工等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已基本建立。同时,全省各地积极探索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上半年全省二十强县、二十强园加工产值分别达3776.8、1358.5亿元,新增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14家,总数达1213家,居全国第四位。

  但是,全省县域经济还是比较薄弱。2022年全省只有21个县区GDP超过500亿元,有近80%县区都在500亿元以下,而浙江省500亿元以上县区有58个、占比64%,江苏省更高。尤其是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短板仍然比较突出,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5:1,低于全国中等水准,更低于沪苏浙中等水准;规上农产品加工公司数为江苏、河南的70%,不到山东的50%,全省农产品初(粗)加工占60%,精深加工环节比较薄弱。农产品就地转化能力比较差,部分企业加工品原料来源于外省,如洽洽、三只松鼠、银鹭食品、盼盼食品、东鹏特饮等有名的公司的原材料基地大多不在本省,产业链不完整,对本地乡村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弱。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绿色食品产业还存在产业资源结合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产业融合平台缺乏等诸多问题。为此,建议多措并举,提升农产品加工产能,增强联农带农能力,实现以工促农,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一、完善协同机制,强化归口管理,聚集农产品加工产业要素。农产品加工园归口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实行一个管委会管理多个园区,即“开发区+”模式,提升园区建设管理上的水准,便于精准布局,把握产业方向,加强土地、资金、政策等统筹协调。聚集农产品加工产业要素,特别要设立“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鼓励金融投资、创新等要素向农产品加工业集聚。

  二、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鼓励企业建基地,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园区、大型加工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微企业或乡村车间、农户等初(粗)加工主体进行利益联结,建基地带农户,对“园区、企业+基地”的项目,政府在土地、财政、金融、保险等给予政策倾斜与支持。通过企业建立基地、定向收购等形式,把产品增值的20%以上留给农民,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三、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力度,实现全省市县全覆盖,助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省各地要立足优势农业资源,差异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和50个县都要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或在经济开发区中建食品加工区即“开发区+食品加工区”,或开发区带动特色产业镇产业发展即“开发区+特色产业镇”,要求在重点农业经济强镇建设特色产业聚集中心。同时,要结合和美乡村建设,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活,为农民就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四、加强研发,向农产品深加工要效益,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重点招引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和创新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协助企业引进高校院所人才、科技资源,安排科技特派团驻企服务,合作推动农产品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升级。设立重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产能。支持企业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工艺创新,提倡绿色发展,吃干用尽原材料,再生利用废弃物,提高农产品加工综合效益。为满足未来消费需求,要带领企业在功能性食品、航空食品、“全日餐”等领域进行谋划与布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助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进步,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和县地处皖东、濒临长江,拥有“青山绿水到江沿,土地一半是良田”的良好自然禀赋。上世纪80年代,“五个能人带一乡,万吨蔬菜过大江”的传奇故事,成就了和县“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拥有蔬菜种植培养面积42万亩,年产各类优质蔬菜100多万吨、产值超3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菜篮子”。其中,辣椒作为和县蔬菜主栽品种,独创“春提前、夏调理、秋延后、冬保鲜”的专利技术,“和县辣椒”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但从调研情况看,与山东寿光相比,和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品种传统单一,栽培品种中95%以上为一直延续下来的粗牛角型辣椒,其它高品质辣椒品种种植规模较小。设施较为陈旧,棚体老化现象严重,90%以上为跨度4.5米、肩高1.1米以下的小拱棚,不适宜开展机械作业。品牌创建不足,虽然拥有2个地理标志产品,但没有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现有蔬菜80%是“披头散发”地卖出去,好品质没有卖出好价钱。研发能力不强,缺乏研发大脑,虽有种子企业21家,但研发投入不足0.5%,研发人员严重缺失,对新品种培育、传统优质种子提纯复壮束手无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力弱,现有种植基地21家,育苗企业3家,蔬菜加工公司12家,但新品种示范推广少,带动力弱,基本以初加工为主,腌制酱菜占75%。

  和县是全省乃至长三角重要的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和县蔬菜”是全省的“金字招牌”。借鉴寿光等国内外先进经验,我们谋划以创建和县辣椒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做大做强辣椒单品,系统化、全要素推进和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为安徽农业强省战略作出和县应有贡献。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公用品牌创建协调机制。全县把品牌创建作为推动蔬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农业强县建设“头号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成立专门机构,建立调度协调推进机制。建议省级层面把加快和县蔬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纳入农业强省规划,支持和县申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二、建设支撑品牌的示范基地。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整县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适当提高标准对现有菜田进行水、电、路和土壤的改造升级,快速推进农业生产设施确权登记和抵押贷款试点县建设,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标准菜田和智慧园区。建议省级层面,一是参照省肉牛养殖辅助设施用地标准,适当提高设施蔬菜辅助用地比例,由原先的最多不超过10亩提高到20亩;二是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及创新引领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建议支持和县申报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三、加强公用品牌开发利用。围绕品种推广、品质保障、品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加快制定一批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积极地推进标准化生产,梳理和培育以领军企业为牵引的产业化联合体,培育更多企业品牌、明星单品,推广带有和县蔬菜专属LOGO、二维码的区域公用品牌专属包装。建议省级层面支持和县创建全国辣椒品质衡量准则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参照寿光办会的高规格和好做法,进一步总结提炼和县已经办了14届蔬菜博览会和9届农业嘉年华的经验,支持和县打造“永不落幕”的蔬菜博览会,争创全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永久会址,支持和县建设以蔬菜为主题,集采摘体验、观光休闲、研学科普于一体的农业主题公园。

  四、建强公用品牌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组建蔬菜产业发展集团,加强市场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构建蔬菜买全国、卖全国、走出去的大流通、大市场格局。组建和县蔬菜新品种研发平台,强化新技术推广体系,聚力扶持领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立“创新科技+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全力发展净菜、脱水蔬菜及蔬菜预制菜产业,引进蔬菜分拣、包装、配送、销售企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议省级层面组建设施蔬菜新型研发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种子研发企业,对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选派专家服务团,帮助和县开展种子研发、种苗高端化培育、引领性新技术研究、新模式创新,集成示范推广蔬菜科技成果,引领全省蔬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支持和县面向长三角地区,建设全省首个区域性大宗蔬菜集散中心,支持和县打造高品质蔬菜示范推广基地、预制菜生产加工基地,在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上给予政策支持。

  近年来,安徽农垦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省政协的关心支持下,锚定“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的奋斗方向,深入践行“粮食安全国家队、现代农业示范区、对外合作排头兵”的职责使命,着力打造“一核、五柱、多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努力在农业强国先行省建设中走在前、担重任、作贡献。2020—2022年,集团营收和利润年均增长35%、21%;今年1—10月,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52.68%、21%。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省属国企中唯一以农业为主体的企业,安徽农垦集团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内控管理等方面仍有不少短板和弱项。借此机会,提出以下建议,恳请给予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

  一、做强做优“农业芯片”,进一步激活种业振兴“源动力”。近年来,安徽农垦集团发挥皖垦种业“国字号”种业阵型企业作用,做好“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文章,努力为推动全省种业振兴行动、建设种业强省贡献力量。目前,皖垦种业是安徽省属国企中唯一的种业企业,小麦种子和常规糯稻种子在全省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第一。建议:皖垦种业正处于上市工作全力冲刺的关键阶段,建议在申报北交所上市过程中给予更多支持和指导,力争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上市目标;支持与院士育种团队、与安农大和省农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联合攻关、产品研制、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推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方面,给予国有资本金收益支持,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推广应用,持续扩大社会效益;支持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在争取国家及省有关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与上市企业的联合重组,推动企业持续做优做大做强。

  二、推动农服扩面增效,进一步发挥联农带农“引领力”。近年来,安徽农垦集团大力实施“强科技、大基地、全产业链”战略,发挥农垦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优势,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探索出“331”服务、“企业+村集体+职业农民”、订单引领、全产业链服务等模式,服务全省乡村振兴。其中在长丰县杨庙镇大路村探索出的“大路模式”,得到清宪省长、曙光副省长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广。当前,安徽农垦正在加快落实《“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在省内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700万亩次;2027年达到1000万亩次;2035年达到2000万亩次,到2035年累计带动地方粮食增产20亿斤,为我省“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安徽农垦将加强完善农资集采和农机作业服务调度等平台,扩大农服覆盖面。建议:在省级粮食储备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安徽农垦储备资源充分的利用;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专项资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更好地发挥农垦辐射带动、联农带农的保障作用。

  三、加强资源专业化整合,逐步提升涉农产业“集聚力”。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陆续整合涉农资源,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打造了北大荒、北京首农、上海光明、天津食品等航母型农垦企业。目前,安徽农垦集团规模较小(在全国17个省属集团化垦区中,土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居第12和11位),发展空间受限。建议:省级层面,对省直单位、省属企业管理的农场及部分涉农土地资源开展专业化整合,支持安徽农垦集团持续做大体量、提升产业集聚力;支持农垦集团创新农机补贴制度,加快提高智能化、大马力、一体化、高水平农机装备水平;支持安徽农垦加快建设智慧农业,聚焦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技术在生产管理和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应用。

  四、促进农垦品牌打造,逐渐增强商品市场“竞争力”。安徽农垦集团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类繁多,但目前精深加工业发展不够充分,市场对接不够到位,产销能力还不够强。建议:支持安徽农垦集团有效利用省级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基金,开展横向整合,对产业关联度高、经营业务同质相近的精深加工类公司进行兼并重组,加快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支持皖垦农产品加强品牌创建和展销推介,扩大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支持安徽农垦集团牵头组建现代食品研究院,依托集团“黄山大厦”等现有平台,充分的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拓展“中央厨房”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探索预制菜加工产业新路径。

  【省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张孝成】

  我发言的题目是《在服务勇当农业强国先行省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

  农发行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安徽省分行紧跟省委省政府农业强省部署,我们在保障粮食政策性收储资金供应的同时,聚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市场化发展,“十三五”以来至今年10月末累放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199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403万亩;累放水利、农村公路、生态环保、改善人居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3440亿元,支持了引江济淮、涡阳G344、蚌埠怀洪新河灌区、徽州传统村落保护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累放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类贷款1269亿元,支持荃银高科等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5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8个,较好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具体汇报面临的明显问题和相关对策建议两个方面。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管理机制要进一步破题。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较广、投资规模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并主要是依靠或依赖中央及省级财政补贴来建设。同时,投入主体与受益主体大多错位,投、建、管、用相互分离多,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在动力不足,并存相关融资主体资质较低或融资意愿不强问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要进一步破题。农村路电网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益属性明显,多由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承担投融资建设工作,突出面临项目自身现金流不足、承建公司经营实力大多不强,并存社会资本投入意愿很低、融资难度和资金缺口较大问题。

  (三)推动农业产业市场化发展机制要进一步破题。一是乡村“土特产”“乡字号”等特色资源禀赋、内在价值挖掘不够,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不成规模或规模较小,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善,名优产品数量不够多、品牌影响力不够大。二是多数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以及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小布局散、产品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等等,符合政策性银行准入条件的合格承贷主体不多。

  (一)助推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格局。一是创造开发条件。政策性银行协同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统筹联动,推动增强农户流转、托管土地主动性,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主体整合创造条件。二是理顺五个关系。推广农发行较为行之有效的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耕地质量提升改造、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打包”支持模式,以市场化方式理顺投资、建设、使用、维护、受益五个主体关系,推动投、建、管、用主体合一。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度性安排政策性贷款支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相关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产生的“两项指标”调剂交易收入用于先行扣除并返还实施主体项目建设的投入成本及合理利润;同步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励约束等制度配套,促进“被动实施”为“主动推进”。

  (二)进一步破解带公益性项目融资难题。一是优化项目现金流组合方式。以项目科学谋划、整体推进为重点,政府主导统筹现金流充沛项目与带公益性项目“捆绑”“联动”“搭配”,农发行推广项目与资源“搭配”等支持模式,合力破解农村公益属性项目融资突出难题。二是深化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政策性银行协同地方政府结合政府债务化解的各项部署,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角色转变,明晰业务模式、分类整合重组,通过注入经营性优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促进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提升经营实力和投融资能力。

  (三)推动农业产业高质效发展。一是服务做强实体。充分的发挥政府、税务、司法、政策性银行等各方面对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引导和支持作用,从管理经验、技术团队、占有市场、发展实力等多重维度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实体。二是服务业态融合。推广农发行联合黄山市人民政府推出的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项目贷、“村落徽州(江淮)”项目贷模式,推进产业强村强镇强县建设,打造大基地、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持续深入推动农业与加工、流通、文旅、教育、康养、信息、生态等产业融合一体发展;围绕各县(市、区)特色主导产业,以地方政府出资的实体化市场化公司、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等为核心,发挥农发行政策优势、地方国企组织协调优势、民企专业运营优势,采用团簇式对接、批量式推进、集群式支持方式,联结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优势互补、产业大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答卷】宣州速度:百亿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6个月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答卷】宣州速度:百亿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6个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