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4-03-08 19:23:10 来源:企业公告

  按照省环委办印发的《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2023年工作任务清单》,市环委办制定了《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2023年工作任务清单》,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至各市直相关单位,确保按时按量完成年度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4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1.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全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共计19个,批复总面积14.4153万公顷(不含金寨大鲵县级自然保护区及6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去除重叠后实际面积11.3975万公顷(不含金寨大鲵县级自然保护区及6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根据国土2021年年度变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市现有林地面积65.0661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2.11%,森林覆盖率(全市森林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百分比)约为39.31%。

  3.六安市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类和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永久性淡水湖泊、草本沼泽、库塘、水产养殖场、运河/输水河7型(不含水稻田),受保护的湿地共有49711.91公顷,保护率为59.43%,较上一年同期增长3.3%。

  4.2023年3月,根据国家局下发的封库矢量数据,对调出情况做科学评估论证,形成《六安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1.组织开展“三调”湿地图斑调查核实,湿地及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专项行动,省级重要湿地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动态监测等工作,在六安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霍邱东西湖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2.金寨县林业局在2022年11月开展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现状调查项目,并于2023年11月全部完成且提交最终成果,并已通过评审。霍山县林业局完成了在东淠河候鸟重点栖息区安装270°远程全景监控设备系统、一般栖息区和自然保护区设置监控红外相机、东淠河候鸟值班巡护运用高清望远镜等一列工作,通过全景网络监控系统、红外相机及全天候终端监测等系列监测,将进一步对重点区域水鸟及其栖息地起到监测保护作用。

  3.建立健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监管网络。采取“人防+技防”“水上+陆上”综合监管方式,织密织牢执法监管网络。建立健全市、县、乡网格化管理体系,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管理区域,明确监管责任人和渔政执法巡护人员,实行定位、定人、定岗、定责,建立了完善的执法管理及护渔巡查网格。建成市及县级渔政信息指挥中心5处,2021年完成视频监控及雷达设备安装45个,实行24小时监控、报警、记录,极大提升了重点水域综合管控能力和水平。2023年投入18万元在市区新老淠河垂钓行为多发区域新增3个高位监控,帮助执法人员及时有效地发现非法捕捞和垂钓行为。与六安蓝天救援队签署《六安市渔政水上执法安全保障服务协议》,充分的发挥民间水上应急救援队伍力量,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水上渔政执法工作,进一步落实了“专管+群管”要求。

  1.开展重点水域资源监测和禁渔效果评估。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统筹安排,全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由省厅委托第三方统一实施,各市县积极努力配合开展。今年,安徽农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在我市禁捕水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经评估,我市禁捕后,保护区水域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水平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强。

  1.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占用审查。自《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2〕142号)发布以来,我市经办的主要为有限人为活动类项目。对于符合文件规定的有限人为活动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手续时,由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出示项目符合有限人为活动占用生态红线的说明,市、县在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申请中注明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有关情况,以及有限人为活动的具体类型、理由。由省政府批准用地的,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后,由省自然资源厅在用地审查报告中注明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的初步认定意见,一并报省政府批准;报国务院批准用地的,由省自然资源厅提请省政府出具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的认定意见。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3.金寨县编制设计《安徽金寨西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上报,经批准后按照《安徽金寨西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相关联的内容,规范开展项目采购意向公示、公开对外招标等,目前已完成视频监控采购安装、资源管护及巡护设备采购、红外相机采购等,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实施。

  4.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市级古树名木专家库。对濒危株和衰弱株,按照“一树一策”的原则,科学制定保护修复方案,落实保护修复措施,全力保护古树名木正常生长。金寨县长岭乡界岭村的桐源古树群成功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

  5.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护,科学规范增殖放流活动。成立保护区管理站,明确保护区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管理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2023年,结合全市渔业现状和渔业资源保护需求,将全市36处重点禁渔水域优化为26处、禁渔期也做了相应调整,禁渔区、禁渔期划定更加科学。各县禁捕办在保护区周边新设界桩和公示牌,提醒保护区边界,公示区域负责人和举报监督电线年,全市共开展增殖放流活动4次,在霍邱县城东湖、舒城县杭埠河、霍山县淠河放流鱼,投入财政增殖放流资金近100余万元,放流鲢鳙苗种200万尾;金寨县放流珍稀物种娃娃鱼800余尾,投入15万元。

  1.严格涉渔建设项目专题影响评价,推动落实渔业资源生态补偿方法。目前有3个在建工程,其中舒城县万佛湖建设有龙河口水库引水工程,目前该工程生态补偿方案已制定,生态补偿资金1498.8万已汇入县财政账户,已完成电拦栅、监控设施、水生生物监测项目、增殖放流的招标并组织实施;安徽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生态补偿协议已签,此生态补偿资金已全部拨付至县水产中心账户,水产中心正在按协议组织实施相关生态补偿方法,正在按照协议推进中。

  1.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我市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已三次召开《六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六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文本已形成初稿,形成11个生态修复专题研究成果,第一轮征求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意见已结束,10月26日,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评审会,已通过专家评审,下一步按照专家意见做修改,报市政府审批。

  2.2023年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增加全市碳汇储量,全年完成人工造林2.6万亩、封山育林18.1万亩、退化林修复11.3万亩、森林抚育16.6万亩,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53%、101%、103%、104%。

  3.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快速推进霍山县但家庙镇集体林权调查登记发证试点,据实调整修改宗地界格5500多处,解决界格争议120多起,完成宗地界格矢量化上图2.45万亩并陆续发放林权不动产登记证;在金寨县长岭乡、沙河乡试点开展林权不动产登记补充权籍调查,补充完善34.62万亩林权空间数据,为试点区域集体林权换发不动产权证提供数据支撑。

  4.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制定完成《六安市2023年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任务》,报送市政府领导同意并印发相关县区实施。采用系统填报方式,向省自然资源厅报送2023年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进度监管台账。今年计划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5个,治理面积165.99公顷,目前已全部完成;1个跨年度治理废弃矿山项目,治理面积19.21公顷,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5.加强水土流失治理。2023年我市共建设实施7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涉及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等5个县区,总投资5828万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2.92平方公里,已建设完成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6.加强涉河项目监管。严格按照项目审批权限,依法依规审批,截至目前市本级共审批涉河建设项目27个;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半年完成对市、县区审批项目的随机抽查工作,察觉缺陷6个,问题清单和整改要求发至项目实施单位和属地水行政主任部门,要求限期完成整改,通过现场复查目前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结合我局开展的“联系服务基层、解决明显问题”专项行动跟踪整改进展,察觉缺陷立即整改,及时消除涉河湖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造成的影响;开展省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发〉的通知》(皖水河湖〔2023〕120号)宣贯工作,组织各县区认真学习通知精神,严格按照最新文件要求开展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监管工作。

  7.为切实做好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全市公用事业领域重点工作的通知》,将园林绿化纳入年度公用事业重点工作,全年计划新增、改造提升绿地面积19万㎡,新增街头游园15个、口袋公园12个、绿道13.4公里。截至目前,新增改造绿地面积30.2万㎡,占年度任务158.89%;新增街头游园16个,占年度任务106.67%;新增口袋公园13个,占年度任务108.3%;新建绿道14.7公里,占年度任务109.35%;城区景观面貌进一步得到提升完善。

  1.为逐步提升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能力,今年,批复同意成立了两家野生动物救护站,分别设立在霍山县星燎德益灵猫养殖有限公司和霍邱县晓春珍禽繁育家庭农场。

  2.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成功创建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1个、油茶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1个、省级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园2个,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个、省级第二批林草种质资源库4个、省级良种审定3个。

  3.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财政资金40万元,提高省级大别山药用菌种质资源圃监控和保护野生药用菌的能力,维护药用菌的物种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打好基础。持续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依托国家种质资源长期库和省级种质资源中期库,初步构建起原地、异地、设施保存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2023年已新收集农业种质资源37份,全市累计普查定位298个农业老品种及野生近缘物种、摸底调查12个畜种(17个品种)、普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约120种、普查登记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833份。全市拥有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圃(区、场)共25个,有效保护了中华猕猴桃、大别山黄牛等一批濒临退化绝种的地方性特色种质资源。

  1.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加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普查数据经审核后按时提交。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制定印发《六安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实施方案》,对普查工作做全面安排。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先后2次组织并且开展动员培训、质量控制培训会,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及乡镇有关负责普查工作人员参加,共培训260余人次。三是加强工作调度。先后召开4次全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专项调度推进会,会议通报各县区普查工作进展,对下一步工作落实作出具体实际的要求。四是强化质量控制。制定印发《六安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面上调查质量控制实施方案》,成立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组。五是开展常态化防控。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指导和科普知识宣传,开展集中清除,共清除各类生境“加拿大一枝黄花”约200亩。

  2.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我市统一使用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监管平台开展2023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根据普查结果,科学制定年度防控方案,严格落实疫木清理、打孔注药、更新改造、媒介昆虫综合防治等措施,全市病死松树数量、疫情发生面积不断下降,去冬今春,全市共清理病死松树6.62万株,清理面积17.15万亩,实施打孔注药14.32万株,疫情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组织并且开展第一、二、三代美国白蛾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积极组织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通过多次地面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疫情。

  3.加强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和检疫处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业植物检疫性病害的危害性及防控技术,发布病虫情报2期,印发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方案3个。二是严格种苗检疫。印发《关于认线年春季种苗检疫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春季种苗检疫工作。掌握在地西瓜、蔬菜、茶树、果树等种苗生产现状,督促种苗生产者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如实提供种苗检疫证明,选用经过检疫的种苗,按照产地检疫规程,做好产地检疫。三扎实开展种子检疫复检。为以种子经营门店、乡镇集市及销售网点为重点,抽样水稻种子50份,送省农科院进行植物疫情风险检测。四是加强疫情监测。全市范围内共设立监测点41个,2023年全市共开展疫情监测调查160.2万亩次,开展疫情防控面积2.6774万亩次。

  1.2023年度,市农科院紧密围绕新时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的需求,遵循“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评价、共享利用、积极创新”的原则,赴各县区开展资源普查,收集、保存、保纯和创制了小麦、油菜、水稻、麻类、果树、茶叶、蔬菜等种质资源材料5000余份,自主选育2个小麦新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2个小麦新品种取得了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1.推进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供给。全市有效使用的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959个,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绿色食品600个,新增有效认证30个,有机农产品352个,新增有效认证2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收集登录名特优新农产品60个,居全省第1位。累计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共计119.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两个共计20.15万亩,裕安区7.8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金安区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金安脆桃)标准化生产基地进入创建期;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6个,其中茶叶基地3个共6265亩,猕猴桃基地1287亩,野生蒌蒿基地3746亩,石榴、稻谷基地2065亩。

  2.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成功创建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1个、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个、省级良种审定3个。同时也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工作,创建六安林产品首个公共品牌——“六安茶油”,完成品牌LOGO设计、作品著作权登记并获授权。

  3.2023年新培育安徽大别山霍斛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徽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生物技术领域创新型中小企业;新认定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牧翔禽业有限公司等19家生物技术领域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认定工作,多维度支持生物技术领域企业创新发展。

  4.不断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大别山区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对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做调整。依据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修订印发的《安徽省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修订完善《六安市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补偿资金规模、水质稳定系数、资金应用限制范围等内容。同时,每年安排500万元,落实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动各项生态补偿机制落地落实。

  5.积极利用市场化方式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一是继续推进霍邱县芙蓉山市场化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和霍邱县奶庙山市场化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项目于2022年已纳入省级市场化治理项目库。目前2项项目都已明确市场主体,工程设计的具体方案和土石方利用方案已通过市级审查。二是2023年5月10日,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来我局考察座谈,就我市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推介、国土绿化试点等方面工作开展座谈,分析各领域发展和实施现状,就下一步如何推动项目实施与产业融合进行深度交流,探讨政企合作,为六安实现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提供多元化、多途径、多渠道支持。

  6.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推进“1+N”大别山风景道体系建设,建成金安区横塘樱花漫道驿站、裕安区红色一号线、舒城县环湖观景平台等28个景观节点。张家店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舒城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霍山大峡谷获批4A级景区、符桥景区获批3A级景区。获评安徽省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2个,获评省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4个、特色美食村5个、“后备箱工程基地”4个,35个景区景点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个案例入选全省旅游工作典型案例。横排头景区入选水利部“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金寨县入选“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金寨红岭公路入选全国第一批交旅融合典型案例。悠然蓝溪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企业30强”称号。天堂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获得320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编制全市旅游民宿招商项目册,发布《大别·乡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评定首批“大别·乡宿”旅游民宿20家,出台《六安市加快“大别·乡宿”发展激励机制(试行)》。全市新、改建民宿66家,弘山美宿等3家民宿入选第二批全国丙级旅游民宿。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文化企业107家,同比增长1.9%;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4.4%。成立市数字创意(含现代服务业)产业招商纵队,印发工作方案。

  1.为逐步加强对省级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开展湿地破坏、违规占用等情况排查整治,市林业局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地及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和整改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湿地和自然保护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形成问题整改清单,严格要求按时按质完成整改工作。霍邱县出台了《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巡查巡护办法》,加强湿地公园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常态化开展湿地及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积极推动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城南水利枢纽项目违建、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违规养殖和非法矮围等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2.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管。按照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深入推动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一是开展回头看。2023年1月,市环委办印发了《六安市贯彻落实安徽省“绿盾2022”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县区主要对2017年-2021年“绿盾”行动发现的111个问题整改情况、2021年度省自然保护地专项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各地对历年下发的遥感监测线索点位再排查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整改情况做自查。自查结果上报后,我局联合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抽取了部分重点点位进行了复核;2023年5月,六安市生态环境局转发《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组织并且开展2022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线索实地核实和处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金寨分局对28个遥感监测点位逐一认真核查上报,市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复核,对核查发现的问题将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销号;2023年7月,六安市生态环境局转发《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并且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问题线索实地核实和处理工作的函》,要求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对4个重点点位逐一认真核查上报,市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复核;2023年11月,六安市生态环境局转发《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并且开展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线索实地核实和处理工作的函》,要求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对13个点位图斑逐一认真核查上报,市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复核;2023年12月,市环委办转发《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并且开展2023年上半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线索实地核实和处理工作的函》,要求金寨县人民政府对5个遥感监测点位逐一认真核查上报,市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复核。二是关注自然保护地专项督察问题整改工作。2021年省自然保护地专项督察反馈问题33项,已完成整改32项。

  3.积极推进遥感图斑复核、清理整治和河湖“清四乱”工作。完成2580个水利部下发河湖遥感图斑现场复核和1049个历年图斑补充材料工作。结合遥感图斑复核、清理整治同步开展河湖“清四乱”和妨碍河道行洪明显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严格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和省厅《遥感图斑省级复核典型问题复核指导意见》要求坚持边核边改,完成了13个问题的整改工作。组织并且开展全市河湖领域“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行动,各县区针对河湖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全市共清理整治涉河湖问题20件。

  1.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工作。按照省厅《关于开展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局格外的重视,提前谋划制定宣传方案,分管领导对宣传内容、活动形式等进行具体指导,统筹安排参加人员和活动场地,保障宣传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求各县区分局做好本地宣传工作,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有效开展。

  2023年5月20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金寨县分局、金安区分局赴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咨询台、展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和印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宣传标语的环保购物袋等方式,对公众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让他们明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结束后,组织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者们实地参观了位于天马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体验馆,通过观看宣传片、讲解员介绍、实际查看动植物标本,志愿者们了解了天马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并认识了保护区特有及濒危珍稀的动植物保护物种。此外,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和各县区分局于5月22日当天同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全市共设立宣传展板20块左右,发放生物多样性宣传手册约4000份,环保购物袋约1500个,接受宣传约2500人次左右。

  1.立足科技职责,充分的发挥安徽科技大市场六安市场作用,服务生态环境科技型企业对接各类科技要素,促进生态环境领域先进科技成果在皖转化、产业化。2023年2月25日举办高迪-钰石屋科技科技成果专项对接活动(绿色建材及装配式建筑一体化)。8月14日邀请三峡大学李洋波教授一行赴高迪就混泥土3d打印项目做沟通交流,挖掘安徽高迪循环经济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单元组合式低碳型集成建筑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研究”等3项技术需求。

  2.2023年,全市投入土壤污染防治资金2.37亿元,支持全市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源头防治、完成220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重点行业企业防渗检测维护、地下水隐患排查、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投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1.14亿元,加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大别山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通过资金支持,我市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有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