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陆海空 培育产业森林

发表时间:2024-02-03 09:39:52 来源:媒体关注

  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大局之下,各地都努力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寻找破局之道。其中,狠抓制造业,慢慢的变成了一项普遍共识。

  最新引起关注的是珠海。在日前召开的珠海两会上,珠海交出2023年成绩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3.2亿元、增长3.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5.7%。其中,工业投资近15年来首次超过房地产投资。

  工业经济扛起大梁,成为珠海之变的关键,也成为其锚定的未来引擎。按照目标,2024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要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提高4%。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今年,珠海为自己规划了“三件大事”——抓立柱项目快落地、抓盘根计划全铺开、抓产业空间大整合。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珠海既要推动关键增量崛起,又要撬动存量变革,还要建立起护城河。

  与GDP的进位相比,这是一个更具想象力的过程。构建万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座城市的底气和优势在哪里?来势汹汹的珠海,到底有几分胜算?

  作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珠海的发展集聚着全球目光。

  过去,有不少观点认为,珠海的发展太慢了——毕竟,从GDP表现来看,强手如林的广东,已拥有深圳、广州两大3万亿级龙头城市,以及佛山、东莞两座万亿之城。刚刚迈过4000亿元关口的珠海,实在太不显眼。

  但随着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近年来,也有观点提出,珠海不是太“慢”,而是太“超前”。

  回望来路,珠海拒绝了“三来一补”产值低、污染大的企业进驻,摒弃粗放式的工业发展模式,转而将目光投向高科技含量、高的附加价值、绿色环保的新兴起的产业。这样的选择,为珠海留住了宜居的生态环境,也留足了发展的潜力与空间。

  如何让“后进”变“后劲”,如何既要质量又要效率?近年来,珠海选择向制造业全力出击。其背后,还响彻着整个广东的“冲锋号”。

  2022年4月,珠海首次召开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了迈向万亿工业强市的重要目标;2023年,珠海更加坚定不移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城市转型速度明显加快。

  大力“种工厂”,托举中小型企业的产业梦——目前,珠海5.0产业新空间在建及建成项目达54个、总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签约入驻项目269个、协议投资额591亿元。其中东部地区招商引资入驻率超八成、西部地区超七成。

  瞄准重点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过去一年,珠海招商引资签约产业立柱项目37个,已签署落地投资协议项目23个、总投资730.5亿元。

  强势布局下,珠海产业偏科的情况得到极大扭转:2023年,珠海工业投资实现近15年来首次超过房地产投资,从过去每年300亿元左右提升至近两年每年600亿元左右,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22年的30.1%提升至2023年的35.8%。

  新兴的产业力量开始在珠江西岸强势崛起。2023年,珠海“4+3”产业集群全年产值4406.6亿元、增长6.6%。其中新能源增长27%、集成电路增长28.9%、智能家电增长13.9%。

  深圳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苏州剑指“全球高端制造业基地”,成都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区”,武汉强力推进“制造业强市战略”……

  当前,几乎所有的超特大城市,都将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目标预设在30%左右。可以说,发力制造业,珠海面临的竞争是十分残酷的。

  摊开地图可见,珠江三角洲被珠江、狮子洋和伶仃洋一分为二,东西两岸遥遥相望。

  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架起了珠江东西两岸连通的大动脉,在珠江口形成闭环,重构了湾区的空间格局。而珠海,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同时陆桥相连的城市,真正意义上从地理上的末梢转而成为了大湾区的门户枢纽。

  特别是“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政策的落地实施,让大湾区相互连通迈上了新台阶。截至今年1月16日,港珠澳大桥海关已累计验放“北上”的香港、澳门单牌车已达150万辆次。

  再加上即将实施的“粤车南下”,大湾区任督二脉将被彻底打通。珠海也将真正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一带一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上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作为连接深圳与中山两地的交通大动脉,深中通道开通后,将使两地之间的车程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为不到半小时。而毗邻中山的珠海,也可经该通道前往深圳。届时,珠海高新区与深圳之间将实现1小时通达。

  在两大经济特区的一同推动下,直接连接两地的跨海大桥项目——深珠通道也已被正式列入规划。《2023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抢抓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建成通车机遇,加快推进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工作,推进南珠(中)城际香山至拱北段建设,促进珠西都市圈与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联动合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珠海就首开国内科技重奖先河。科学技术创新的基因,奠定了这座特区之城的精神底色。

  科技创新的最终指向是驱动产业变革,摆脱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近年来,珠海不断强化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的赋能,创新要素不断升级,积蓄着新的发展势能。

  仅2023年,珠海全年推动1272家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增长28.6%,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超过前4批次累计总和。新增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家。全社会研发投入118亿元、增长3.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47.7件、居全省第二,4项成果获省科技奖一等奖。

  同时,珠海积极推动成立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与澳门、横琴合作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加速促进港澳以及国际高端科技资源在珠海落地转化。

  国际化的创新生态和宜居环境,使得珠海成为不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梦想之城。目前,珠海全市人才总量已突破90万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也是珠海建市45周年。这一关键之年,被珠海定为“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

  今年,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工业投资大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正增长。

  从2023年的3.8%到2024年的6%,跳起摸高,是珠海的自我加压,也是珠海以新担当新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自觉。

  一是抓立柱项目快落地。珠海提出,要以超常规速度在上游、生物医药、全域无人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一批立柱项目快速建设投产,迅速解决珠海产业体量偏小、能级量级不足这一核心问题。

  二是盘根计划全铺开。在做大“增量”的同时,珠海将从项目审批、土地供给、政策扶持、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应用场景、金融保险服务、就业培训、保障房配给、员工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政府服务,持续做优“存量”,让广大企业像“大树盘根”一样扎根珠海、做强做大。

  三是抓产业空间大整合。继续建设标准化与定制式的5.0产业新空间,优化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布局,把珠海54个5.0产业新空间与现有的各园区建设成为“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当家”示范园区。

  其中,在区域布局方面,东部片区将着力拓空间优空间,把香洲区、高新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超级科创“孵化器”;西部片区着力优配套强园区,把金湾区、斗门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产业集聚区;鹤洲新区以海洋为重点,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主舞台提供有力支撑。

  在拓展“陆海空”广阔空间的过程中,珠海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程度也溢于言表。

  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珠海明确,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向上游原材料延伸,加快、新材料、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上下游产业集聚。

  同时,突出强调,要从“给政策优惠”到“给场景机会”,给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更多示范应用空间,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定位和路线已然十分清晰。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构建万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再出发的珠海,更需要勇争第一的魄力、久久为功的耐力。

  2023年,珠海规上工业总产值历史性地迈过6000亿元大关。这是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珠海提出,要向陆地拓空间、向海洋拓空间、向天空拓空间,加快把珠海建设成为创新企业集聚的“产业森林”、各类人才集聚的“美好家园”,为中国式现代化珠海实践拓展“陆海空”广阔空间。

  目标鼓舞人心,号角已经吹响,这是珠海打造未来技术的策源地、未来产业的集聚地和未来城市的样板地的实践蓝图。面向未来的城市宣言,也呼唤着珠海这样的改革先锋,向陆地、向海洋、向天空创出无限的空间。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要打造以珠海为核心,以中山、江门、阳江为发展极,构建“一核三极、两圈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一条以珠海为中心枢纽,港珠澳大桥为轴,覆盖全国、服务全球的“湾区西走廊”正在加速崛起。

  珠海正以珠江西岸都市圈核心城市之势,搭建起“东西双城”骨骼,大城市的空间格局正在打开。

  我们看到,《珠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将构建“2035双城架构空间格局”,具体为“一主一副、一特一优、若干组团”城镇空间结构,“工业西进、城市西拓”。

  如今,航空新城已成为珠海西部的城市封面,滨海商务区、湖心新城、平沙新城等西部片区正在加深产城融合。跨越城市东西板块的一座座大桥跨江越海,连接港珠澳大桥的全程高速贯穿珠海城市东西,轨道交通也已延伸至西区,“轨道上的大珠海”呼之欲出。

  全市9大产业园区,地处西区的金湾、斗门就占了6个,整个西部地区常住人口体量也达到了“百万级别”。

  同样的逻辑,依托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珠海成了跨越珠江口两岸、连通粤东粤西的枢纽轴心。

  此次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抢抓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建成通车机遇,加快推动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工作,推进南珠(中)城际香山至拱北段建设,促进珠西都市圈与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联动合作。

  通过一系列向珠江东岸延展的重点交通工程,与“湾区西走廊”的黄茅海大桥串联成线,将打通珠江两岸交通脉络,畅通物流、资金流、产业流。

  可以预见,这些重大交通工程举措,将进一步夯实珠海承东启西、联动港澳、辐射粤西的枢纽地位,并由“交通枢纽”升级为“经济枢纽”。

  在促进产业集群“产业森林”的形成过程中,珠海正从“小而美”“小而精”向“大而强”“大而优”的产业集群转型跨越。

  产业向“新”而行,科技向“产”进发,发展的逻辑是由当初“点”上的项目,成长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再进一步向“面”上的产业集群蝶变演进。

  不久前,珠海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向“未来技术的策源地、未来产业的集聚地和未来城市的样板地”目标奋进。

  其根本是要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这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集成共享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服务体系。借鉴上海、深圳等市的成功经验做法,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专门平台,最终整合建设成为“一网通办、一站服务”的珠海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专门平台。

  二是瞄准关键产业领域。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服务企业—高成长创新型(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发展全链条,部署科技创新资源,瞄准颠覆性技术领域和新兴支柱产业领域,有重点地培养和发展一批具有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促进产业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如今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珠海要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贯通起来,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现有产业未来化,以科学技术创新促产业变革,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战略支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云上智城”、打造“天空之城”,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供应链布局,挺起珠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