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百科专业解读 尚德、励学、致强、 涵乐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欢迎你!

发表时间:2024-04-28 11:13:45 来源:党建之声

  原标题:学院百科,专业解读 尚德、励学、致强、 涵乐,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欢迎你!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1999年5月,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二级体育学院。现有体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2个本科专业和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2个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列第13位(13/178)。体育学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位于B档次;“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10(前9%),“2022软科全球体育类院系学术排名”进入全球前300;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联盟”,发力建设“中国-中东欧体育学科共同体”。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全职博士后1人,专任教师博士比例33.03%。硕士生导师31人,博士生导师11人。入选国家级教指委成员1名,“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人,“浙江省之年社科学者”3人,“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1人等。

  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资深教授范维澄承担本学科科技类项目指导和青年学者培养指导工作。兼职教师联通海外,助推学院国际化进程。聘请国内外9名优秀导师来学院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兼合作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溯源于原宁波师范学院体育系,1985年首次招收体育教育专科学生,1994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教育专业2010年获批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浙江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获批浙江省优势专业,2020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学校师范类第二级专业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入选宁波市品牌专业建设点,2023年邱均平排行榜国内专业排名5★-,位列全国第17名,排名百分比为5.26%(17/323)。艾瑞森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全国排名位于第4位,办学层次位于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获得了6★和A+的评价。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体育教育)排名14位(省内第一),评级为A层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认可度与契合度较高,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了95%以上。根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数据,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平均满意度为90%以上。

  周亦卿综合体育馆坐落宁波大学本部甬江畔,建筑面积14500平方米,包括主场馆,排球教学馆,篮球教学馆,健美操、瑜伽教学馆,兵乓球教学馆、跆拳道教学馆,体操、健美教学馆。

  充分利用国际优质资源与学科交叉融合,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和塞格德大学等中东欧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学生访学交流和研究生合作培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拥有非常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现代健康教育方法的理念、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较强的运动专项水平和熟练的体育教学技能,可以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训练、体育科学研究、健康教育管理等学校体育工作,立足浙东、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2021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类二等奖、运动技能类二等奖、团体二等奖。

  ★本专业学生历年在浙江省、长三角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均获三等奖及以上荣誉。

  ★本专业学生2018至2022年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平均满意度为91.53%。

  ★本专业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金奖,银奖各1项;省级金奖4项,银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等荣誉。

  宁波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于2005年起正式招生,形成了以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为代表的高水平竞训团队,已成功培养一大批既懂科训又能实战的专业体育人才。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现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目标,运动训练专业聚焦浓厚家国情怀、扎实体育学基础、突出专项技能、较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先进的运动训练和健康教育方法的理念,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可以胜任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的专项教练、体能教练、体育教师和体育管理者等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

  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教育学、运动选材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学、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运动损伤与急救、运动生物力学、体操、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

  注重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相融合、互促进,形成了“本-硕-博”完整链条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和学科交叉要素,构建了“育德+育智+育体”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识+平台+模块”互通的文化课程教学体系、“理论+科训+实战”相融的竞赛训练体系、“互动+研学+联培”统一的国际合作体系,旨在创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运动训练专业。

  各级体校、专业运动队和体育科学研究所,各类学校、健身俱乐部和竞技体育部门。近三年,运动训练专业考研升学率大幅度上升,每年均有保研名额。

  多个运动项目的竞赛成绩处于全国领先,学生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累计获1400余枚奖牌。张景胤等6人入选国家男子排球队,其中5人代表中国参加排球亚洲杯获冠军;6人入选国家乒乓球队,获世界冠军12个、亚洲锦标赛冠军6个、全国比赛冠军32个;男子篮球队多次进入CUBA全国八强,2020年获季军,2022年再度进入全国四强,2人高顺位入选CBA,1人入选国家男子篮球二队集训;2人入选软网国家队集训备战杭州亚运会。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我校竞训人才教育培训成果30余次。

  亲爱的学子们,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向你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坚持努力备考,相信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无论最终成绩如何,高考都只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你们拥有无限的机会和可能。保持积极心态,追求梦想,祝愿你们以饱满的精神迎接高考,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