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院·转载】名师领航 聚力前行 浙江农林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展示(一)

发表时间:2023-11-27 00:43:13 来源:bob手机版官网

  原标题:【农院·转载】名师领航 聚力前行 浙江农林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展示(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营造“尊师重教、敬业爱生、教学相长、和谐互助”的导学文化,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开展了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评选活动,遴选了一批导学关系融洽、育人成效显著的优秀团队。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

  昆虫生理毒理与害虫绿色防控导学团队由现代农学院植物保护学科张大羽教授带领,由9位专任教师、2位技术员和21位在读研究生组成,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目前团队以前沿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成果在昆虫生理毒理领域,尤其在白蚁研究与防治领域已形成较大影响力,有望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行业一流团队。同时,作为一个主要重视植物保护研究的科研团队,团队从始至终坚持以“求真敬业”为科研准绳,以“至诚于农,耕道为民”为学科使命,为昆虫生理学、毒理学和基因组学、昆虫资源利用和害虫防控新途径等方面展开更深一步的研究。

  团队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4项。近三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点1项, 探索1项)。2020年以来,发表论文共计30多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加)1项。本团队有浙江省科技特派员3名,并积极做出响应临安百博进百企,积极对接浙江省地方科技,积极为浙江省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做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团队上下团结一心、开拓创新、传承奋进。近三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参与完成论文26篇,二区以上文章8篇,其他SCI 共计9篇,中文一级学报共计9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研究生积极参加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苏研杯”中国研究生第三届科技作品竞赛,获得浙江省银奖和校二等奖。研究生学生成绩优异,综合素养全面,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多名毕业生考取博士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还有部分毕业生任职于先正达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新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振东集团等有名的公司,毕业生实现优质就业、充分就业。

  现代农学院昆虫生理毒理与害虫绿色防控导学团队争做理论创新、技术突破的先锋队;争当互帮互助、相互扶持的模范人。用坚守诠释农院人的初心、用实干践行农院人的使命,持续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事业和科学技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杨曦植物保护2018级研究生目前任职于山西振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员。

  该生刚入学时由于对未来的发展心存迷茫,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暂时无法适应。作为导师的张大羽教授及时有效地发现了她存在的问题,对该生充分引导,积极发掘并发扬其身上的闪光之处,在实验室内建立互帮互助小组,在团队内建立起朋辈帮扶体系,充分的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非消极作用,帮助该生调整好心态,快速融入到集体之中。该生在导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硕士期间跟随团队多次前往浙江省各地进行野外实践,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鉴定标本。在这过程中,该生不仅仅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激发了承担“农业强国”使命的深刻认识,更是在一次次田间地头的实践中坚定了未来方向。

  通过实验室的“野外实践课”到定期开展的“学术沙龙交流”,再到“和我的导师面对面对话”,该生在学院和实验室的培养下,拓展了创新思维,深入开展了课题的研究,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目标。在导师指导下,该生主持了“新型白蚁绿色防控研发技术与应用”研究生项目,获得“苏研杯”中国研究生第三届科技作品校赛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学术论文2篇,毕业论文获得了校级优秀论文,在校期间该生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等,并被评为2021届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在毕业后,该生在导师推荐下,顺利入职山西振东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山西振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研发技术工作,为“农业强国”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问之道重在善于探索,成才之路贵在锲而不舍。愿你们到最广阔的“三农”领域中去,拿出专业实践技能和特长,为新时代农业高水平发展保驾护航。

  香榧创新导学团队主要有5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梯队结构符合常理,团队整体实力丰沛雄厚。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省万人计划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林草局领军人才1人,国家林草局青年科学技术创新人才2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2人,校青年英才3人。小组成员具有经济林学、遗传学、生理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科研背景,设立了香榧育种、高效培育、加工与综合利用等研究方向,为学生创造全链条融合式科研环境。导学团队近三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SCI一区论文18篇;获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累计经费达1279.38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批专利9件,审认(定)新品种2个;发布省级标准2项。该创新导学团队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林兴林为己任,着力培养林业现代化的领跑者。近三年指导13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学生总计参与SCI或EI收入论文13篇,其中SCI一区论文6篇;多名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奖项。坚持组会制与差异化结合培养思路,实施差异化人才教育培训。近三年指导毕业的硕士中,有考取法国萨克雷大学等名校继续攻读博士的(5人),也有深入农林基层单位为祖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的技术骨干(5人)。

  考虑到一些学生比较腼腆,胡渊渊团队老师常采取“一对一”形式与学生沟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并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构建起一座师生交流的桥梁。林建红同学就是这样一位话不多、比较腼腆的学生,在学术方面不愿与老师、师门同学交流沟通。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团队老师发现林建红同学其实在科研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团队定期召开seminar,组会主要围绕开题、答辩等进行专题汇报,由学生轮流组织协调组会内容,林建红同学曾担任组会负责人。通过团队的seminar,该同学的PPT制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组织和协调能力也显著地增强。此外,团队还专门鼓励建红同学参加“现代林业前沿”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进行学术汇报,并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学术自信。他在校期间,以第一或共一作者身份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农林科学1区)、Trees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并获国家奖学金、“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等荣誉,提升了其科研兴趣,为进一步高层次深造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名导师,我向你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和最美好的期望。研究生肩负“高品质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希望研究生要有成才的理想,注重成才的储备和设计,树立脚踏实地扎实的科研作风,丝毫没有保留地拿出看家本领,绽放自己的能力,做好研究,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