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从乡村旅游资源特征、产品类型、发展模式三个维度认识乡村旅游

发表时间:2023-12-10 21:36:01 来源:BOB官方下载地址

  【摘要】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作为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提高村民素质、带活乡村经济的重点产业,正成为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为更加深刻了解乡村旅游,从乡村旅游资源特征、产品类型、发展模式三个维度认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乡村景观客体,是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与人类活动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乡村景观,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组成要素和成因,乡村旅游资源具有6个主要特征。

  一是乡土性。乡土性是乡村旅游资源有别于城市旅游资源,专属于乡村的本质属性。乡土性大多数表现在“乡”、“土”、“农”三个方面,“乡”就是指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土”就是指乡村地区农民的生活体现出来的乡土人文气息。“农”是指由农民、农田、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及劳动活动所组成的农业生产场景。典型代表:江西省婺源篁岭“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乡土特色。

  二是地域性。中国疆域辽阔,南北东西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巨大,使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一方面,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下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本底千差万别,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另一方面,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地域性成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典型代表:周庄,周庄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具有小桥、街巷、流水、人家的特色风貌景观的典型代表乡村。

  三是民族性。我国历史悠远长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经济情况不同,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服饰装束、风土人情、住宅建筑、风味小吃等等也不同,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典型代表: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吊脚楼具有较强的苗族文化特性,是苗族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

  四是季节性。受经纬度、海陆格局、地形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5种相对应的带状气候区域,即为气候带。每种气候带内的温度、气压、风系、降水都会随着四季时令周而复始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形成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周期性的特点。典型代表:中国雪乡,是冬季日本海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冷空气作用影响,形成的季节性景观。

  五是动态性。旅游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是带有发展性质的概念,一方面,某些事物在其存在之初并没有被作为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它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如破旧老屋成为民宿、普通种植农业变成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另一方面,跟着时间的变化,乡村旅游资源自身的结构、规模、品质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草木花卉会有发芽、生长、枯荣等生命周期景象。典型代表:秦岭楼房沟村民宿,秦岭楼房沟村原破旧房屋经过改造,变成了游客民宿热衷的“网红打卡地”。

  六是多样性。我国仍然有约6亿人口居住在乡村,乡村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以上,乡村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季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我国大概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地区。既有自然形成的各式各样地貌类型,植被景观、水域景观等,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有当代新建的观光休闲设施,观光农业等。典型代表: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40个,这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全部与中国乡村生产生活有关,涉及乡村耕种气候、曲艺、民歌、舞蹈、技艺、医药等等多个方面。

  乡村旅游服务产品是以乡村的自然景观、聚落环境、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为基础,通过完善旅游配套和服务设施,以满足旅游者综合性、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为目的,而开发设计的具有亲自然性、参与性强、与农业农村密切结合等特征的一类专项旅游服务产品。根据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和市场需求的不同,按照产品形态,乡村旅游服务产品可分为乡村民宿、农家庄(乐)、农业场(园)、乡村营地、乡村文博馆、文创工坊和习俗活动等类型。

  一是乡村民宿类。利用乡村民居等闲置资源,民居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代表方式有家庭旅馆、客栈、青年旅舍、乡村别墅和酒店式公寓。

  二是农家乐(庄)类。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田园观光、乡村休闲和乡村度假等体验的经营主体,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特色。代表形式有休闲农庄、度假山庄和乡村俱乐部等。

  三是农业园(场)类。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将农(牧、渔)业生产与观光、瓜果采摘、牧事体验、渔猎体验和农(牧、渔)业科普等活动结合的特色产品。代表形式有租赁农(牧)场、共享农(牧)场、果蔬采摘园、渔场、农艺园、农业博览园和葡萄酒庄园等。

  四是乡村营地类。依托乡村河流、溪谷、山地、森林和草原等自然资源和乡村较开阔的空间,以满足游客释放压力和寻求刺激的需求,开发的户外产品。代表形式有乡村露营地、乡村拓展基(营)地和自驾车营地等。

  五是乡村文博馆类。以搜集、保存、陈列和展示农村历史、农耕(牧、渔)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民俗、乡村文物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资源为主的场所。代表形式有乡村历史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牧业博物馆和农业水利博物馆等。

  六是文创工坊类。以农村本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以乡村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为目的的互动体验性经营场所。代表项目形式有传统工艺坊、乡村文创体验店等。

  七是习俗活动类。以乡村本土传统习俗、节庆和农(牧、渔)事等为主的体验性产品。代表形式有包括乡土美食、岁时节日、人生礼俗、体育游艺、农耕、渔猎和牧事等体验活动。

  乡村旅游自发展以来,依托各地的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已形成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农业依托型、民族村落依托型、创意依托型、科技依托型等六种发展模式。自乡村旅游发展以来,各地充分的利用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以休闲旅游消费为导向,不停地改进革新发展模式。根据不一样的发展特点,本文分析归纳了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六种模式。

  一是城市依托型模式:在城镇周边的乡村区域,依托于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在环城市区域发展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功能的乡村旅游产业,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形成规模较大,发展较好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圈。如重庆市沙坪坝虎峰山村、成都三圣花乡、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等。在各种产业布局中,环城市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的现代农业、休闲度假和特色购物,形成基于乡村特色风貌的农业、旅游业、商业“三业合一”发展模式,成为代表未来环城市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二是景区依托型模式:临近重点景区的周边区域,享受旅游景区服务设施的便利化条件,分流部分景区游客,吸引周边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与接待,出售地方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促进重点景区周边区域居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如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湖北省秭归县周坪乡、广东省信宜市旺将村等。景区周边乡村与景区本身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脉、地脉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地域一致性,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而乡村居民目睹了景区开发发展历史,形成较强的旅游服务意识,为旅游发展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民众基础。景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层次,携手周边恬淡的田园风情,实现了乡村和景区的携手共赢,带动了区域的大旅游发展。

  三是农业依托型模式:农村经济发达、乡镇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产业化程度极高的优势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为依托,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村民参与进行旅游项目开发,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如贵州省遵义湄潭县核桃坝村、广西茶山金字塔、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等。农业依托型发展模式适用于农业产业规模效益显著的地区,以特色农业的种植景观、加工工艺和产品体验作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服务产品,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产生强大的产业经济协同效益。

  四是民族村落依托型模式:少数民族乡村地区,依托乡村地区文化的原生性、参与性、质朴性的特点,以独具一格的民族民俗、建筑风格、饮食上的习惯、服饰特色、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等为基础,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如广西三江程阳八寨、黑龙江同江市赫哲族乡渔业村等。我国民俗旅游开发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区域性和民族性较强,发展优势显著。同时由于投资少、见效快,慢慢的变成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和旅游亮点,得到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也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推崇。

  五是创意依托型模式:以乡村民间艺术为基础,通过传统艺术创新,开发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服务产品,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体验,更强化了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如四川绵竹年画村、陕西许村等。民间艺术是区域大众生活的体现和特征,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一个民族和地方的文化特征,具有区域的独特性。其形式与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微雕、陶瓷、布艺、木艺、果核雕刻、刺绣、毛绒、皮影、泥塑、紫砂、蜡艺、文房四宝、书画、铜艺、装饰品、漆器等,正因为民间艺术的这一特性,慢慢的变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是科技依托型模式: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有一定基础的乡村区域,以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各种农业科学技术资源为吸引,将科学技术产品与旅游服务、农业景观建设以及休闲娱乐活动密切融合起来,实现科技园、科普基地等景点形式,满足旅游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丰富阅历、休闲娱乐等旅游诉求,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广西五彩田园、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等。当代科技在生活生产中体现着逐渐重要的作用,荷兰、新加坡、日本等地科技引导的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为我国的乡村旅游指出了新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启动的国家科技园区建设,将加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科技为引导,展现农业风貌,形成集教育、体验、观光、展示为一体的现代乡村旅游业,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上来源:网络整理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人们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也慢慢变得追求高质量生活,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多种生活体验、城市居民回归乡村原始淳朴生活的特点,她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她是游客需要、农民受益、前景广阔、地方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和“环保绿色产业”。

  随着乡村振兴有关政策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日渐明晰,各项配套政策逐步细化,“农业、农村、农民”有关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文旅产业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既带动了乡村发展,又带活了疫情下的旅游,使得乡村文化、非遗、古村落、原生态好物等乡村游天然的、专属的IP能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并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促成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振兴乡村的良性互助关系。

  乡村游的发展不止局限于旅游,通过政企联动,帮助农民完成融媒体矩阵账号体系的开通,为优质农品搭建“短视频+直播+电商”三位一体的产销直链营业销售平台,配有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服务, 这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措施,打破了原来农产品有产物没销路的困境,不仅为农民增收,还让乡村发展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文旅行业的广泛认可。

  城郊20-150公里成为乡村游的黄金发展地带,省域乡村游客源以省内为主,多数地级市的乡村游发展也已本市游客为主导,据中旅院调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 人们乡村游的核心诉求更多的还是放松身心,且不再单一追求欣赏田园风光,对社交、特色文化、特色景观、特色美食、新奇的体验等也有一定的需求。乡村有不一样于城市的特性,又因城市客源的流入,乡村游需求不断发生明显的变化,让乡村游既可以看得见山水和乡愁,又能保持现代生活品质。

  发展乡村游,通过振兴旅游产业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前景潜力巨大,要做好乡村游,那么就必须首先要有科学的资源观,每一个乡村所处的经度纬度是独特的,每一个乡村所拥有的地质地貌,以及所形成的山、河、湖、林、田是独特的,其风雨雷电,云霞霜雾的变化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地质学、土壤学、天文学、风水学、美学、人类学、经济学等不同维度的独特性,这种不同维度的独特性,让我们每一个村庄都拥有了成为“第一村庄”的自然禀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物产,这便是地理产品,地标产品,地道产品。一个村庄要根据其物候培植形成出属于自身个人的最奇最优的原生态物产。

  其次要有科学的市场观,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策,千村千面。作为一个基层的自然行政村,不能像一个县或者一个市一样的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每个村无论是品牌标志、品牌口号还是形象代言,农产品品牌的打造都为求独具匠心,要寻找一村的个性、特色,务必拒绝千村一面,千人一面,拒绝千城一面,农旅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实现两个比较优势:乡村对城市的比较优势,乡村对乡村的比较优势,因村制宜打造“一村一法子”“一村一路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体系的优化和调整;发展乡村旅游是转变农民增收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能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创业,解决土地荒芜、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素质;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的利用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实现“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在乡村的有机结合;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乡融合,增强城乡互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层层推进,乡村游市场向好发展,乡村度假正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度假方式。乡村领域的吃、住、游、购、娱环节供给创新与需求拉动一同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旅游振兴乡村,乡村游潜力巨大!

  袁帅,会展业信息化、数字化领域专家。PMP项目管理师,数据分析师(高级),全网百万级粉丝自媒体矩阵实操运营者,荣膺CIE100《智慧中国》颁发“中国产业研究发展突出贡献奖”。

  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简称: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中关村物联网数字乡村振兴研修院执行院长,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融媒体中心执行主任,“百城千企”智播基地副主任,新社汇联合发起人,首牛(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天津镡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全国社区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委专家组委员,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翼园(聊城)中小企业总部基地高级顾问,乡村振兴电商直播“新农人”培育计划组织者之一,“一十百千”数字乡村振兴“人才+文化+产业”赋能计划组织者之一,3D互联网数字官网(3D立体官网)服务理念发起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